醫療常識★MC走了,怎麼吃養氣補血

MC結束了,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但為了減緩下一次不舒服的程度,最好乖乖調養自己身體。原來,症狀不同,調養方式不一樣,中醫師吳明珠的建議,一定要看!
MC走了,怎麼吃養氣補血
中醫師吳明珠指出,依據中醫理論,除了先天疾患外,正常個體若氣血充足,運行通暢,陰陽平衡,月經應如期而至;倘若飲食不當,勞動起居失節或感風、寒、暑、濕、燥、熱,皆可造成氣血不足、陰陽失衡或氣血運行受阻而瘀阻經脈,使得月經經期或早或晚,經量或多或少,經色偏紅或淡紅,經質或稀或稠,出現異於平時現象。而依據這些現象,及所伴隨的症狀,有不同調養方式:

★經量多或素有貧血患者,宜多吃B群、鐵質及鈣質的食物,有大失血情形的女性,可攝取菠菜、蜜棗、紅菜(湯汁呈紅色的菜)、葡萄乾等高纖質食物來補血。如果口乾舌燥、失眠、頭痛的人,平日就要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木耳、百合、綠豆、菊花茶等清涼食物改善體質。
MC走了,怎麼吃養氣補血
★月經量少、腹痛、怕冷、拉肚子、月經遲來者,平日要忌吃生冷食物,多吃大棗蓮子湯來補血。
★肥胖、月經遲來、量少、痰多的人,平日要少吃瓜果、冷飲、蜂蜜、甜食。

月經剛結束,仍不宜劇烈運動或泡熱水澡過久,此時最宜進行藥膳調補,但子宮內膜異位及肌瘤患者,需有醫囑方可使用。

吳明珠強調,月經的保健不僅在月經前後才開始,平時就應多注意自己的飲食,均衡攝取健康食材,拒絕垃圾食物,讓身體獲取充足養分,生養足夠的氣血;適度運動,避免熬夜,寒冷適溫,怡情養性則氣血運行順暢,無瘀阻之患。

經行前後,如果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應先檢視飲食及生活起居狀況有無失當之處,先行自我調整,如效果不佳,則宜由醫生診視與以藥物處方或建議,切勿隨便自行服藥。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209例本土個案,正式進入千例時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宣布擴大「打滿三劑疫苗」的場所禁令,包括繞境、進香團、旅行團以及健身房,4月22日起,要求符合接種年齡的參與者皆須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第...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官大免隔離」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及發言人莊人祥,昨因為出席新北市的居家照護記者會,碰到同場有2媒體記者確診,而進行7天自我健康監測,今(15)日下午照常出席主持疫情記者會,對比指揮中心對出席同場記者會的媒體記者卻全面下達禁入指揮中心的禁令,引發爭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還不到指揮官陳時中預估的4月底,本土確診病例單日已破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28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09例本土個案及75例境外移入(6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新北市依舊是最大重災區,新增多達328例...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報導年後的早春時節,通常白天至中午溫暖和煦,不過仍有晝夜的顯著溫差,偶有細雨綿綿、繁花盛開,美不勝收,絕對是闔家出遊的好時機,但是郊區、戶外等較多蚊蟲,因此,外出踏青或賞花時,建議應先做好下列幾項防範措施,避免蚊蟲叮擾掃興,更讓您全家常保健康無虞,遠離疾病的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