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5歲老中醫 40多年堅持吃的一樣東西,關節好的健步如飛呢!

 
95歲老中醫 40多年堅持吃的一樣東西,關節好的健步如飛呢!
薑是一種原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植物,不僅是我們日常用的調味品,還是一味好葯。在北京的中醫界有位路老先生,95歲仍在行醫,他稱自己的養生之道,就是40多年來堅持吃薑。
95歲老中醫 40多年堅持吃的一樣東西,關節好的健步如飛呢!

生薑味辛,性微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調理脾胃。

中醫稱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生薑能使脾胃健運,氣血充足,令人體保持完好的狀態。

宋代《東坡雜記》中曾記述,杭州錢塘凈慈寺一位80多歲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薑40年,故不老雲」。

大陸媒體報導說,路先生在和學生們討論養生方法時,強調得最多的就是「後天之本」——脾胃,他在治病救人方面也重視調理脾胃,在自己的養生保健方面更是身體力行,40多年以來堅持吃薑。

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路家每天的早餐桌上,都少不了生薑的影子,路老的兒子、學術傳承人路喜善說,平時他們家的姜一買就是好幾斤,先用鹽腌一下,再用醋泡,有時根據口味加點糖。吃的時候,切成薑絲、薑末。

路先生解釋,薑有發散的作用,能避風寒、預防感冒、幫助消化,還能促進膽汁分泌;醋是活血的,能止痛,還能防止薑太辣,這樣做味道最好。

不過,吃薑也有講究:

晚上不吃

晚上需要休息,陰氣內斂,生薑為發散之品,晚上吃薑,容易耗氣,所以晚上不宜吃薑。

秋季不吃

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吃辛辣的生薑,容易傷肺,所以秋天不適宜吃薑。

特殊人群不吃

陰虛火旺、有內熱的人(手腳心發熱,手心出汗,愛喝水,經常口乾、眼乾、鼻干、皮膚干、心煩易怒、睡眠不好的人),吃薑會加重陰虛的癥狀,因此不宜吃生薑。

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結核、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的病人,也不宜吃生薑。

生薑療法

1。外感風寒、鼻子不通氣、流清鼻涕、頭痛發熱或淋雨後發冷、肚子痛,可用鮮姜25克切碎加上紅糖,以開水沖泡服用。

2。慢性胃炎、胃疼、噁心嘔吐,可用鮮姜15克、橘子皮15克,用水煎服,一日3次。

3。老年人慢性咳嗽,不發燒,吐白痰,可將鮮姜搗汁,半匙薑汁加1匙紅糖服用,早晚各1次。

4。關節痛、關節發涼,可用鮮姜、大蔥各一半,切碎炒熱,用布包好,貼在患處。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民眾防疫呆在家,少活動、久坐臥或久站的人就要小心了,因為可能增加靜脈血栓栓塞風險,俗稱的「經濟艙症候群」就是其中一種。靜脈血栓栓塞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單側大腿有痠痛腫脹的問題,若錯過黃金治療期,嚴重者有可能導致截肢或身亡。林口長庚醫院血管外科柯博仁醫師形容,到中午、下午以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雖然全球疫情侵襲,不過2020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0)22日將在台灣如期舉辦,且將以全新「實體在線」(Online + Live)盛大舉辦,將是疫情期間亞洲第一個全球性的大型生技國際會議。其中參展的國內知名藥廠董事長李芳裕分享抗細菌、黴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51歲的陳姓運將,兩年前因視力模糊、眼前有黑影等症狀就醫,才發現罹患糖尿病,併發黃斑部水腫。因為視力出狀況,看不清楚路名及交通號誌,開計程車常常走錯路,增加乘客糾紛,導致需要短期停業。收治個案的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副部長黃奕修醫師說,陳先生一開始以新生血管因子抑制劑治療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保養通路上,除斑、褪斑的產品一直是最暢銷的商品之一,可見得斑真的是女性美麗的心頭大患, 要預防斑點形成,必須要知己知彼,才能夠有效對抗。為什麼有的人容易長斑,有些人卻不容易長斑呢?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表示,斑的形成有個人體質以及家族遺傳體質的影響,不過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