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0%不知道!手機電量剩多少再充電最好?難怪電池總是壞…

90%不知道!手機電量剩多少再充電最好?難怪電池總是壞…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智能手機好是好,但是有一個問題近乎無解:需要充電。再高端的智能手機,一旦沒電了,和一塊易碎佔地的板磚沒任何區別。讓我們忍不住拿出來看兩眼,又鬱悶的放回去。

那麼,問題來了,手機電量剩多少時充電比較好呢?怎麼給手機充電更加安全有效,又不損壞電池,讓智能手機活的更久呢?

你平時是怎麼充電的?

對很多人來說,充電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睡覺前順便給手機充電;任何有插座的地方見縫插針的給手機充電;連個充電寶隨時隨地給手機充電;坐在電腦前將手機插在電腦上充電。

90%不知道!手機電量剩多少再充電最好?難怪電池總是壞…

至於手機多少電量再拿去充……咳咳,那得看最後能剩多少電量了。不過也有不少人在電量剩20%或者15%開始預警時,就急匆匆的跳起來尋找充電器了。

多少電量充電效果最好?

你肯定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手機充電的速度並不是恆定的。有時充一會兒電就能用好久,有時充一晚上都撐不下來一天。那麼,什麼時候充電最快呢?

90%不知道!手機電量剩多少再充電最好?難怪電池總是壞…

一般來說,一個電量幾乎耗盡的電池就如同一個被困在沙漠中幾乎脫水而亡的人,一旦讓他接觸到水源他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汲取最多的水分。同理,在電池幾乎耗光電量時給其充電可以達到更好的充電效率。所以在電池還剩10%的電量時充電,有可能將會比還剩50%電量時充電接收到更高的電流。

可是,如果真如上面所說的電量很低再去充電,那你的手機電池就遭罪了!

90%不知道!手機電量剩多少再充電最好?難怪電池總是壞…

不正確的充電方式有哪些危害?

在大家的概念裡,電池用到20%以下再充電會比較好,在鎳電池時代確實如此。可是到了現在的鋰電池時代,真讓手機電量降到20%甚至自動關機,對電池的損傷非常大,會造成充電慢、電池不經用、甚至電池壽命降低等問題。

另外,如果手機用到自動關機,鋰電池會因為過度放電導致內部電壓過低,可能會出現無法開機和充電的情況!

90%不知道!手機電量剩多少再充電最好?難怪電池總是壞…

電量剩多少充電最好?

每塊電池都有一個充電週期數量,充電次數用完,就意味著電池該壽終正寢了。

一個充電週期指的是電池從充滿電到電量完全用完,因此如果你可憐的手機總是電量用完才充電,那電池的使用週期就被大大縮短。因此,儘可能讓電池保持50%以上的電量,一旦低於這個電量,就該給手機充電了。

90%不知道!手機電量剩多少再充電最好?難怪電池總是壞…

手機過度充電會有問題嗎?

我們都知道,鋰電池一般會有安全保護電路以及很多安全專職,足以保證在過度重放電時自動切斷電池的電路。因此,一般情況下過度充電不會引發爆炸等安全問題。

但是,電池充滿後繼續充電,會讓電池一直保持在滿電的狀態下,會加快電池容量的損失速度,使電池容量變低。

90%不知道!手機電量剩多少再充電最好?難怪電池總是壞…

電池是手機的命根子,請保護好它。別讓電池一直處於充電狀態,也別等沒電關機了再衝出去給手機充電,別在極高或者極低的溫度下使用手機,也別擅自讓不能快充的手機快速充電,慢即是快,這樣你的愛機才能發揮更大的性能,你說呢?

本文引用自 今日頭條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你絕對會喜歡!!

她說要做「披薩」時居然把「米直接倒進電鍋」,原本生氣的媽媽最後卻吃不停!!!

90%不知道!手機電量剩多少再充電最好?難怪電池總是壞…

隋棠首度公開「育兒秘訣」!兒子竟只哭3天從此就「乖乖秒睡」!!從此超好帶…

90%不知道!手機電量剩多少再充電最好?難怪電池總是壞…

「飯店員工」終於肯說實話了!!如果你看到「這樣的床」,那你就要小心了!!

90%不知道!手機電量剩多少再充電最好?難怪電池總是壞…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肝病更是國人一直以來所注重的問題,在許多的健康檢查中,肝臟都是一個很重要的項目。然而,在傳統的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下,雖能初步檢查出是否有肝臟發炎、脂肪肝、肝纖維化或是肝硬化的情形,但對於纖維化嚴重程度卻無法明確做到定量的檢測;所幸目前已有肝纖維化掃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呼吸困難、久咳不癒,是感冒、氣喘,或是肺部出了問題?小心死神已悄悄伴隨隱匿許久的肺部疾病而來!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李政宏主任表示,正常的肺臟就像一塊濕潤的海棉,若是出現呼吸不順、呼吸急促及持續無痰的乾咳等症狀,就要當心健康的肺可能早已乾涸得像絲瓜曬乾後的「菜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民國103年65歲以上高齡人口十大死因中,意外事故傷害排名第七,跌倒是高齡長者事故傷害的第2大死因,非致死的跌倒造成住院天數及醫療費用支出增加,不只提高高齡長者醫療照護費用支出,更影響生活品質。病人安全通報 跌倒事件近三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總...

閱讀詳情 »

一名65歲的報社記者王先生(化名),為了寫稿找靈感,經常菸不離手,40年來平均每天抽一包菸。前年開始出現哮喘症狀,原以為是季節交替呼吸道比較敏感,不以為意。直到後來一走路就喘不停,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四肢肌肉也逐漸流失,整個人越來越瘦,僅剩40多公斤。子女原以為是罹癌,強架著他到胸腔科看診後,確診是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