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成頭頸癌放療後口乾 緩解要靠補「水」

9成頭頸癌放療後口乾 緩解要靠補「水」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50多歲男子,長期有口破的困擾但不在意,直到脖子腫大才就醫檢查,結果診斷為口腔癌第3期,癌細胞已經擴散至淋巴結。醫師強調,口腔潰瘍是口腔癌最常見的症狀;若超過兩星期還未痊癒,建議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有機會治癒。

每年逾7000人罹患口腔癌

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丁義芳指出,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約有7000多人罹患口腔癌、2500人死亡,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5位、死亡人數第4位,是頭頸癌中最常見的癌症,其次為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鼻竇癌及唾液腺癌。

晚期口腔癌患者 存活率不到5成

丁義芳醫師表示,國內約有半數的口腔癌患者,確診時已進入晚期,而嚼檳榔、抽菸、酗酒是罹患口腔癌的主因,第1、2期以手術治療為主,5年存活率可達7成以上,第3、4期需要合併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5年存活率只剩5成以下。

9成晚期口腔癌 術後易口乾、口渴9成頭頸癌放療後口乾 緩解要靠補「水」

丁義芳醫師說明,晚期口腔癌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容易造成唾液腺功能損傷、口腔黏膜受損,高達9成以上都會出現口乾、口渴的後遺症,伴隨口腔黏膜發炎、味覺遲鈍、嘴破舌破、戴假牙困難、說話困難、咀嚼困難,更會增加蛀牙、牙周病發生率等副作用,不但影響治癒率,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

刺激唾液分泌藥物 副作用多、服藥性差

如何緩解口乾的症狀呢?丁義芳醫師指出,患者可口服刺激唾液分泌藥物治療,但此藥為副交感神經致效劑,容易產生頭痛、流淚、流汗、腸胃痙攣、噁心、嘔吐、腹瀉、鼻炎、頻尿,甚至心跳過慢、低血壓等副作用,導致患者不規則用藥,反而增加口腔黏膜發炎相關併發症。

維持口腔弱鹼性 避免口腔黏膜發炎感染

對於服用刺激唾液分泌藥物,容易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患者,丁義芳醫師建議,使用弱鹼性溫泉水口腔護理產品,可讓口腔維持弱鹼性環境,降低口腔酸化細菌滋生,進一步避免口腔黏膜發炎感染,建議三餐飯後做好口腔清潔再使用,也可做為平時口腔保養使用,能夠有效預防口乾的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9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麥太太,去(106)年5月因身體右側無力來奇美醫學中心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林裕為門診求診,確診為乳癌第四期合併腦部轉移,在接受全腦放射治療及標靶治療後兩個月,病人右側無力的症狀幾乎完全改善。腦部轉移腫瘤 治療後持續縮小然而今(107)年八月又發現患者的腦部轉兩顆移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是一種腸道發生慢性發炎的疾病,好發於歐美人士,然而在台灣也不算罕見,每年新確診案例約5百人,盛行率和發生率都有增加的趨勢。美國西北大學日前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指出,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男性,被診斷出前列...

閱讀詳情 »

冬天常感憂鬱、疲勞、心情好Blue?小心「季節性情緒失調」上身!中醫師表示,想要改善惱人的冬季憂鬱問題其實不難!只要日常生活謹記6生活保養秘訣,就能輕鬆重拾好心情、好體力。 氣候、環境影響是關鍵 冬天日照少「季節性情緒失調症」易上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季節性情緒失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69歲的陳阿姨(化名)罹患糖尿病已經有10年的時間,然而血糖控制持續沒有達標,三年前胸口不適緊急就醫,才發現是冠心症,需要緊急置放冠狀動脈支架,檢查同時也發現有蛋白尿,已有腎臟病變的徵兆。如同陳阿姨血糖控制不佳而陷入心血管疾病及腎臟病變隱憂的糖友不在少數,然而全台竟有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