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調查發現,去年過年期間,近5成民眾運動量普遍未達一星期150分鐘以上;為此,該署提供不受場地、服裝限制的「9式踏步活動操」,讓民眾在春節期間,隨時增加身體活動量,促進血液循環及心肺功能,以降低罹病風險。
國健署去年2月電話調查1612名民眾,結果發現,過年期間一星期運動時間達150分鐘以上比例僅占4成6,其中男性占4成8,女性占4成4。與平常比較,有4成8運動量比平常少,4成6民眾運動量與平常一樣,運動量比平常多者僅占6%。
國健署建議民眾,過年與家人團聚時,別忘記每天都要快樂動,運動可融入日常生活中隨處進行,不限於打球或慢跑等運動訓練,可就近利用社區的公園、健走步道、自行車道等,從事健走及騎自行車等活動。並提供「9式踏步活動操」,隨時增加身體活動量。
第一式「踏步擺臂」,跟著音樂像走路一樣,膝蓋抬起來,雙手握拳,掌心朝內,前後擺動;第二式「踏步屈肘」,掌心朝上,手臂貼近身體,左右手肘交替彎曲;第三式「踏步展翼」,掌心相對,往兩側平舉;第四式「踏步上出拳」,手肘高過肩膀,交互向前上方揮拳。
第五式「踏步擴胸」,手肘彎起90度,上臂平行於地面,用力往內夾;第六式「踏步手肘後夾」雙手往側邊張開,手肘往斜後用力向內夾;第七式「踏步手前推」,掌心向前,手往前推;第八式「伏牆挺身」,利用桌子或牆壁,將頭到腳成一直線,像作伏地挺身;第九式「左右腳前伸」,左或右腳往前一小步,屁股往後坐,支撐腳的膝蓋微彎。
國建署表示,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可促進血液循環與心肺功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大腸癌、乳癌、憂鬱和失智的風險,也能強化肌肉和骨骼,減少髖關節或脊椎骨折的風險,更能幫助控制體重。運動可分段累積,每次只要10分鐘,便可輕鬆累積身體活動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384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