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個標準讓你判定腎臟健不健康!

腎臟好比是身體的「淨水機」,每天過濾和清潔200升血液,把有用的東西留在血液中,讓代謝的廢物排出體外。同時,腎臟也被稱為「工廠」,它生產了很多與人體內分泌、代謝有關的激素,幫助調節血壓、維持骨骼功能、生成紅細胞。別看腎臟功能強大,卻是一個脆弱的器官。調查顯示,我國慢性腎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城市中每10人就有一例,因此,我們應該時刻關注腎臟健康,留意它發出的「維修」信號。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臟,主管人體生長發育、生殖繁衍等生理功能,範圍和含義相對較廣,我們經常聽到的「腎虛」就屬於中醫概念。西醫的腎臟概念是指位於脊柱兩側,一對蠶豆狀、拳頭大小的器官。正因為概念不同,腎臟健康的標準也不同。
 
9個標準讓你判定腎臟健不健康!
 
▲從中醫角度說,以下5個標準能說明你的腎臟還算健康。
 
一、【聽力清晰】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病中心教授李躍華指出,在中醫理論中,耳朵的聽覺功能與腎氣的盛衰密切相關,腎好聽力就好。反之,當出現耳鳴、心煩、聽力下降的症狀時,可以多考慮腎陰虛。
 
二、【皮膚有光彩】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力教授告訴記者,腎好,才能青春常駐,延緩衰老。腎不好,人容易顯得蒼老,皮膚會變得晦暗,膚色也會發生變化,眼眶發黑,眼袋明顯。
 
三、【頭髮烏黑】腎藏精,其華在發,發的營養來源於血,但其生機根本還在於腎,腎不好,頭髮會早發白、失去光澤,並且出現脫髮。
 
四、【骨骼強壯】中醫認為,腎主骨,骨靠腎精滋養,腎好骨才好。腎氣衰敗會出現骨質疏鬆、腰酸背痛,甚至牙齒出現鬆動。
 
五、【記憶力好】腎精也養大腦。因此腎不好可能會出現經常忘事、反應遲鈍等現象。
 
▲從西醫方面來講,腎臟一旦出現問題就與腎炎、腎結石、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直接掛鉤,甚至還可能危及生命。下面四個標準可以初步判斷腎臟的健康水平。
 
一、【尿液清澈泡沫少】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教授章友康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若小便泡沫突然變多,長時間不消失,說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質較多;若尿液顏色異常,呈濃茶色、醬油色或混濁如淘米水時,都應引起重視。另外,出現憋不住尿、小便疼的症狀也應及時就診。
 
二、【早起身體沒有浮腫】腎臟是人體代謝水分的器官,腎不好,水分就會蓄積。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腎科副主任醫師付文靜提醒,如果經常早起眼皮浮腫,或者雙腳、雙腿浮腫,都要考慮腎臟問題。
 
三、【精神十足】當腎功能出現問題時,身體裡的廢物殘渣難以從尿液裡排泄出去,會出現精神不振、疲勞、沒勁兒的感覺。
 
四、【血壓正常】腎功能受損會出現血壓升高的症狀,而高血壓又會加重腎臟損害。 「高血壓患者一旦出現夜尿增多,糖尿病患者出現尿蛋白或雙下肢水腫的問題時,說明腎臟已經受損。」付文靜說,正常人偶爾出現乏力,不用擔心,調整睡眠可能就會改善,但如果這個症狀至少持續一個星期,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專家特別提醒,保護腎臟要從生活方式入手,避免以下這些惡習】
 
【吃得咸】。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的,攝入太多鹽會使腎臟的負擔加重,導致血壓升高,從而誘發腎病。
 
【經常憋尿】。尿液在膀胱裡時間長了會繁殖細菌,細菌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一旦炎症反覆發作,會損害腎功能。
 
【大魚大肉】,愛喝啤酒。吃太多蛋白類食物,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謝廢物,加重腎臟負擔。大量飲酒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症,這些習慣可引起高血脂等代謝疾病,引發腎臟疾病。
 
【不愛喝水】。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發腎結石等,建議每天至少喝水1200~1500毫升。
要讓腎臟遠離傷害,除了杜絕以上生活惡習之外,還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 「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腎臟更容易出現問題,控制好血糖和血壓非常重要。」章友康說,付文靜還提醒,每年至少要體檢一次,這是早期揪出腎臟問題的最好辦法。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症早期難察覺 需家人多點觀察一名來自五結鄉的賴媽媽,敘述自己某次陪伴老公就診,在醫師問診下跟醫師反應,生活中發現老公已無法接聽電話,才經醫師提醒下,發現老公罹患早期失智症;羅東博愛醫院身心暨精神科醫師陳彥蓉表示,早期失智症患者通常較難發覺病徵,加上社交方面一切正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自我檢測拒「乳癌」上門十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全球各地紛紛繫上代表性的粉紅絲帶,響應國際乳癌防治,以愛與關懷鼓勵女性珍視健康的重要,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暨腫瘤中心副主任林俊宏提醒女性朋友,藉由了解自己乳房平時的狀況及檢查,如果發生異常變化時,就可以及早發現及早做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孩子出生後,就開始為孩子唸故事書!為提升家長對衛教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兒科醫師將「親子共讀」變醫囑,串聯醫療與教育,讓家庭更幸福。在共讀過程中,若孩子對父母唸故書有反應時,一定要給予鼓勵與讚美。一天只要5分鐘,就能把閱讀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親子一同開心的閱讀。學齡前孩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女老師,經常講課到忘記喝水,日前,她突然發現右頸部腫大如乓乒球,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唾液線阻塞長出結石;所幸,經過微創唾液腺內視鏡手術,成功移除結石,已回復正常生活。唾液線阻塞結石 造成頸部腫大收治個案的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丁義芳指出,經問診發現,該患者每天喝水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