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80歲老翁雙腳腫痛 原是「輪椅症候群」惹禍

80歲老翁雙腳腫痛 原是「輪椅症候群」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位80多歲老伯,因為脊椎骨折壓迫神經,導致下肢無力多年,日常活動多以電動輪椅代步。老伯從多個月前開始發現雙腳在每日午後開始腫脹且合併疼痛感,足踝部的膚色也變得較暗沉。經彩色都卜勒超音波及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檢查後發現,雖然老伯沒有深層靜脈血栓,但其雙側總股靜脈經過腹股溝韌帶處都有接近5公分長的嚴重狹窄,造成老伯雙下肢靜脈回流不佳,而導致雙腳腫脹疼痛的症狀。經過保守治療後,症狀仍持續,進行了雙側總股靜脈的重建手術,再配合藥物治療及復健科醫師進行肢體復健運動,術後一週病患雙腳腫脹即顯著改善,也不再疼痛。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嚴重恐致敗血症

斗六成大醫院心臟外科林鼎圍醫師表示,「輪椅症候群」泛指所有長期使用輪椅所造成的併發症,除了一般熟悉的褥瘡、脊柱側彎、肌肉關節僵硬發炎外,還包括「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而老伯的總股靜脈狹窄即屬「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一種。症狀除了肢體腫脹疼痛外,長期會造成皮膚色素沉著及不易癒合的慢性潰瘍,嚴重可能進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或甚至敗血症。

導管手術傷口小且局部麻醉即可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處理初期以非手術的保守治療為主,如患肢抬高、復健運動、使用彈性繃帶或彈性襪、或是進階的間歇性氣動加壓裝置等。若保守治療效果不彰,即須考慮手術治療。

而手術治療除了如同案例中的老伯接受的傳統靜脈重建手術外,近年來新式的導管手術也可以提供相當不錯的效果。林鼎圍醫師指出,相較於傳統手術,導管手術的優點為僅需針孔大小的傷口及可於局部麻醉下進行。然而,導管手術並不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動靜脈疾病,需要在心臟血管介入治療的專業醫師評估下執行手術。此外,若需於導管手術進行靜脈內支架置放,目前仍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之內。

有症狀速諮詢醫師評估治療

林鼎圍醫師呼籲,除了長期使用輪椅的病患外,一般民眾若有肢體酸麻、疼痛、腫脹、冰冷、脈搏減弱、無法久站久行、慢性傷口潰瘍等症狀,都可能是由於動靜脈疾病所導致,建議諮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以做進一步評估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7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這次好食課營養師幫大家整理了各式各樣常見的豆腐家族以及好吃又美味的素料分享給大家!這些也都是我們平時煮菜常運用到的食材,讓我們就接著看下去吧~ 豆腐家族第一彈熱量與營養素: 豆類製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但你們知道平常我們滷味常點的「百頁豆腐」竟然有七成的熱量都來自油脂!而「油豆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頭痛是不少人身上相當常見的病症,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大概有七成的人在過去一年內曾有頭痛發生,有一成的人經歷令人難以忍受的頭痛,而最後診斷為腦瘤的只有少數人。因此可以知道,頭痛雖然是一個非常頻繁的症狀,但真正有嚴重問題的只是極為少數。台灣6成病人為偏頭痛 是造成年輕族群失...

閱讀詳情 »

你有睡飽嗎?現代人因為生活壓力大影響睡眠品質,長期睡眠不足不但會使身體狀況出現影響,甚至會導致心理健康出問題。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國人每五人就有一人有失眠的情況,而且比例還有逐年攀升的趨勢。 睡不著,就想到吃安眠藥嗎?衛福部統計國人安眠藥年用量高達九億顆,如此可觀的數目,可見大多數人深受睡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醫師,我的膝蓋痛,上、下樓梯更是痛苦,吃了消炎止痛藥,玻尿酸也打了,怎麼還是不會好,只要止痛藥一停,膝蓋疼痛就開始發作,我的關節炎怎麼這麼嚴重啊?」   振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溫哲昇表示,膝蓋痛不一定就是關節炎。尤其病患來到門診,第一個檢查動作就是照X光,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