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8成失智患者易骨鬆 骨折比例高3倍

8成失智患者易骨鬆 骨折比例高3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失智、骨鬆、肌少症,老人常見3疾病。而失智症與骨鬆間有極高的關連性,據研究顯示,骨鬆有可能是失智的早期危險因子,因為失智老人中有70~80%的人每年至少會跌倒一次,是同年齡族群跌倒比率的兩倍,骨折比率也高出3倍。

亞東醫院復健科林宗慶醫師提醒,針對老人常見的3大疾病即早進行預防,是維持中老年生活的重要課題。因此,家中長輩若確診有失智症時,也應提高警覺,提早進行骨質疏鬆檢查,以免罹患疾病都不知。

1)失智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還會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認知功能退化,但認知功能退化原因多,若從疾病觀點上來看,慢性病、三高都有可能是原因之一,且平時不動腦筋、不運動者也屬於高風險群。

對此醫師表示,失智與大腦儲備間是有關連性的,只要適當的營養素補充(例如:魚油、膽鹼、磷脂質、可可、咖哩),搭配地中海型飲食、多運動、多動腦等,其實是可有效預防。

2)骨質疏鬆症/是威脅亞太地區人口健康的疾病之一,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於2013年12月所發佈的報告指出,臺灣人口髖部骨折比例為全亞洲最高地區之一,其原因在於疾病認知低、過度使用利尿劑減重、運動量低、日照少、飲食不均等,因此,為避免骨質流失速度快,民眾應多攝取奶、蛋、魚肉、深色蔬菜等,因為普遍民眾較缺乏鈣質與維生素D。

不僅如此,65歲以上民眾應每2年定期做骨質密度篩檢及骨折風險評估(FR A X )了解自身十年骨折風險,積極預防或治療,且適度的曬陽光、健走、登梯、平衡訓練,也是降低骨鬆及骨鬆性骨折的最佳良方。

3)肌少症/以往老年人體力衰落現象是以老年衰弱症為統稱,但從醫學上的觀點來看,肌少症是一種漸進式的肌肉質量減少及肌肉功能降低,進而造成疾病的高發生率、降低生活品質,甚至會引發導致死亡的併發症。

而造成肌少症最大的原因來自於老化,人老了身體蛋白質代謝不平衡,若本身有慢性疾病或飲食長期攝取不良,甚至運動量不足等,都會加速肌少症的發生。所以,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是保存肌肉的第一要務,運動更是維持肌肉質量不可或缺的條件,最好多從事一些抗阻性的運動,讓肌肉獲得好的訓練效果,更為紮實。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可愛的喬喬妹妹已經1歲半了,最近媽媽對喬喬還不會開口說話感到焦急,雖然有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但是就是還沒說第1個字,後來喬喬媽帶喬喬到醫院接受評估才發現,喬喬並不只是不會說話而已,她也在早期溝通行為表現呈現落後。 7項指標 可良好預測語言發展能力 大部分1歲到15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60歲的陳姓患者,因運動導致兩腳踝扭傷非常疼痛,回家自行用冰敷的方式消腫止痛,雖然使用冰敷是正確的處理方式,但是在冰敷過程中,陳姓患者因疲累而睡著,1個多小時後醒來發現兩側腳踝部嚴重凍傷,經由1周5次的高壓氧艙治療,2個月後患者傷口逐漸癒合,配合復健,完全康復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子宮頸癌是目前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子宮頸癌居104年度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7位,是婦女不可忽視的疾病,研究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60%~90%子宮頸癌侵襲癌發生率和死亡率,是預防子宮頸癌最好方式之一。 透過抹片篩檢 早期發現癌前病變 家庭...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家中的老人家經常抱怨這裡痠、那裡痛,全身無力的感覺,但卻老說不清疼痛的確切部位,醫師表示,當全身疼痛、貧血、骨折、腎衰竭、反覆感染等症狀應警覺,當心罹患「多發性骨髓瘤」。 洗腎病患嚴重貧血 衛福部南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筠方醫師,日前收治一名年約60歲的男性洗腎病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