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5種蔬菜孩子最不愛,7成兒童飲食不均

兒童節快到了,大家一起來關心未來主人翁的營養狀況!根據兒福聯盟所做調查,台灣學童普遍有偏食、討厭吃蔬菜及零食、飲料當飯吃三大危機,導致營養不均衡,呼籲家長利用烹調、引導等方式改變孩子的飲食習慣,以免危及健康。
5種蔬菜孩子最不愛,7成兒童飲食不均
兒盟公布「2015年兒童飲食習慣調查報告」,發現56%的學童每週至少3天吃零食,24%每天吃,26%甚至把零食當正餐,建議家長減少外食、每週3天在家吃飯,3菜1湯就能吃到均衡營養,30分鐘的親子共餐時間,不但可以改變孩子偏差的飲食習慣,更讓全家人身心健康。

《兒盟調查兒童飲食習慣》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於去年12月22日至今年1月20日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進行「兒童飲食習慣問卷調查」,發出1571份問卷,有效樣本1440份,日前公布調查結果,發現兒童飲食習慣三大危機:偏食導致營養不均衡、討厭吃蔬菜以及把零食、飲料當飯吃

《72%兒童飲食不均衡》
調查指出,高達72%的兒童飲食不均衡、9.6%有偏食行為,攝取較少的前三名食物分別是奶類、超過半數(57.9%)的兒童並未每天攝取,其次是豆魚肉蛋類 (36.1%)、蔬菜類(20.6%)及水果類(26.9%)。 兒盟執行祕書黃韻璇指出,均衡飲食是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關鍵,但不少孩子長期偏食、不愛吃蔬果,甚至把零食、飲料當正餐,長期下來,勢必威脅身體健康。

《孩子不愛食物,至少吃一口》
調查發現,孩子最不喜歡的食物排行榜前五名都是營養價值高的蔬菜,依序是苦瓜(68.5%)、茄子(51.0%)、山藥(44.2%)、芥蘭(47.1%)及青椒(41.4%);不喜歡吃的水果為番茄(19.3%)、鳳梨(19.3%);還有蝦子(11.8%)、魚(10.4%),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發現孩子偏食時,家長可與孩子約定『一口律』、即至少吃一口,了解好食物可讓自己更健康,家長也應以身作則,國外研究指出,親子一起吃,孩子每天可多吃213克的蔬果

《29.5%的家庭每天開伙》
孩子不愛吃蔬果,反而喜歡熱量高、糖分高、營養價值低的零食、含糖飲料及油炸食物;調查發現,23.9%的兒童每天吃零食、20.2%每天喝飲料、6%每天吃油炸食物,26.1%甚至把零食當正餐,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肥胖等問題。

調查也指出,35.6%兒童每週3天以上的晚餐是外食,8.6%甚至天天外食,每天開伙的家庭僅29.5%,進一步分析發現,親子每週共用晚餐的天數若少於3天,孩子偏食行為的比例最高

《「333」,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黃韻璇指出,飲食不均衡影響腦力與肌肉發展,更影響學習表現,應把握關鍵期,讓孩子從小接觸全穀、蔬果、牛奶等食物,兒盟提倡「健康寶貝333」守則─每週3天在家吃飯,3菜1湯營養均衡,30分鐘親子共食,養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作者:畢可明 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已經於2021/05/18日破千人如果能改變病毒感染路徑,改變病毒蛋白結構與周圍醣分子等不就可以治癒新冠肺炎或預防新冠肺炎,中研院團隊進行一項誘餌抗體(ACE2-Fc融合蛋白抗體)的研究,模擬人體細胞表面蛋白質,提前與病毒結合,阻斷感染瞬間產生抗體,讓病...

閱讀詳情 »

  【記者魏思霖/高雄報導】 左營區胡俊雄區長率隊進行新冠肺炎戴口罩及禁止內用飲食等防疫稽查及宣導工作。 防疫進入關鍵期,高雄市政府為減少人群接觸,守護民生消費安全,市長陳其邁於21日宣布5月22日至28日期間全市餐飲店一律禁止內用改為外帶,違者將依法開罰。左營區胡俊雄區長率領防疫團隊,今...

閱讀詳情 »

台灣今新增287例本土、170例校正回歸與6例死亡,疫情持續延燒,現在也燒進衛福部食藥署。食藥署長吳秀梅今晚證實,昨日接獲衛生局通知,署內昆陽大樓一名員工無症狀確診,已送往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隔離治療,另同辦公室20多人轉居家辦公等待篩檢結果,昨天也對整棟大樓消毒,相關疫調都在進行中。吳秀梅指出,這名員...

閱讀詳情 »

臺東縣警察局接獲民眾檢舉,LINE群組中有人傳「獲取越南超級國家秘方!喝熱開水泡綠茶混入檸檬汁可殺COVID-19病毒病菌」的訊息,經查證後發現張貼該假訊息的為60餘歲男子,警方詢後以違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將他移送台東地檢署偵辦。警方呼籲,大家不要輕信、及轉傳這些不實的假訊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