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5歲娃受滲便所苦 竟因長期便秘所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5歲的恬恬因為經常不自主地滲便,放在幼兒園的褲子總是不夠換,加上滲便造成的異味感,常影響恬恬在校的人際關係。在奶奶的陪同下就醫檢查後發現,恬恬的滲便起因並非不自主的腹瀉,而是因長期便秘導致大腸受到擠壓後,將肛門口附近的糞便給「擠壓」出來了,所幸在施以瀉藥治療後,症狀已獲改善。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魏晉弘表示,3歲以上的孩童對於排便會有「感覺到、控制住且有足夠時間」的應變能力,若4歲以上還不能夠自主控制排便,在排除緊張、壓力或腸胃炎等原因後,若仍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就需要積極面對,接受適當的治療與處理。以恬恬來說,經過 X 光攝影可發現,其大腸顯得較大,雖一度懷疑為先天性巨結腸症,但在一連串檢查後已確定排除,確認其滲便的原因其實是長期便秘所致,透過「腸道管理」的概念,已經由藥物治療及飲食行為指導後獲得改善。

魏晉弘指出,嬰幼兒在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後,常見偶發性的便秘,但若便秘次數頻繁、解便困難、滲便情況嚴重的話,就需要進一步的評估。包括 X 光及大腸攝影、搭配「布里斯托大便分類表」,由家長每日紀錄孩子糞便型態,了解便秘嚴重度、進行脊椎檢查,排除結構性問題所造成的排便困難,如脊椎功能受損或腫瘤影響等。

魏晉弘進一步說明,臨床治療上,在完成上述各項檢查後,醫師會以「腸道管理」的概念,以個案狀況調整治療方針,並給予飲食行為指導,尋求飽受排便問題病人的「解藥」,讓便秘情況得以改善。

而所謂「腸道管理」就是以人工的方式,包括灌腸及藥物,讓病人免於滲便及大便失禁的困擾。魏晉弘強調,孩童常因年紀還小,無法自己做自己腸胃道管理的主人,因此控制權常得依賴家長或照顧者身上;建議家長們,正常的嬰幼兒糞便多呈現鬆軟小塊、糊狀、且較柔軟,有時甚至會是流質狀,倘若發現家中嬰幼兒的糞便較硬、呈現長條狀或腸狀、表面有裂痕,就應提高警覺!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536

相關推薦

輕微的靜脈血栓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如穿彈力襪、抬高雙下肢並按摩,減少站立時間,減少體力勞動等方法減緩其發展,但要加強觀察其變化。但如果靜脈血管呈現盤旋或者團塊狀態時,是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需要及時干預治療。教師、櫃台小姐、護士、搬運工、肥胖人群甚至是久坐不動的白領一族都是下肢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你有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弱視主要是指在完全矯正下,孩子卻不到同年齡幼童的標準,通常5歲幼童視力最少0.7,小學一年級視力則可達1.0;若矯正過後,孩子仍未達0.8,就可判定為弱視,應把握7歲前的黃金治療期盡快治療。包括度數太高的近視、遠視或是散光、擋住視軸的白內障等,都可能是造成弱視的原因;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為了讓民眾養成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習慣,台南玉井區衛生所於29號上午七點開始到九點半,特別在玉井國小舉辦免費行動醫院及全民健檢活動,可望能幫助民眾健康把關。包括設籍台南市且年滿40至64歲、三年未參加醫療院所成人健康檢查者,以及65歲以上,今年尚未參加健康檢查者都可一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