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4個生活小智慧,改善便秘超有fu!|台灣好食材

排便不順的問題越來越普遍。你知道嗎?最好的排便頻率是每天1~2次,如果2~3天才能排便一次,就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飲食與生活習慣了。以下提供幾個生活小智慧,可以有效改善便秘喔!
4個生活小智慧,改善便秘超有fu!|台灣好食材
便秘可能造成肥胖、影響兒童智力
因為排便就是將經過消化吸收後不要的毒素與廢物排除體外,如果無法正常且規律的將這些毒素與廢物排除體外,自然會造成身體更多的健康問題。像是皮膚粗糙、長青春痘、口臭、精神不濟、痔瘡、肥胖、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還有研究顯示,兒童長期便秘還可能影響智力的發展呢!

蹲姿如廁,有助便意產生
蹲姿最能使力排便,不妨在家裡馬桶前放張小板凳,雙腳跨在上方、身體往前傾模仿蹲姿,對於便意的產生與使力排便都有幫助。

有便意就要上
有便意時就應該立即去排便,如果忍住不上,往往會讓大腸對於便意的敏感度下降,惡性循環後就容易造成便秘。

運動量可累計,融入生活很簡單
運動可以有效幫助全身肌肉的收縮與放鬆,也可以幫助腸胃道的蠕動喔!運動其實是可以累計的,工作疲勞時不妨起身做做伸展操、中午吃完飯或下班回家時建議多走走路、晚上看電視時也可在原地踏步/小跑步或是做點肌力訓練,這些都是很生活化的運動,每天累計有20~30分鐘的運動就很棒囉!

少辛辣、細嚼慢嚥減輕腸胃負擔
平時減少攝取過度辛辣的食物,可避免刺激消化道黏膜;細嚼慢嚥,每口咀嚼30~50下,則有助於減輕腸胃道負擔。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過年返鄉,必須舟車勞頓,長途開車最怕遇上疲勞駕駛,造成意外傷亡。台安醫院身心科醫師許正典表示,根據統計,疲勞駕駛只佔車禍意外事件類型的5%,但是因疲勞駕駛造成的傷亡和損失高達60%,而越是長期駕駛的人,越容易疲勞駕駛,像是2017年蝶戀花遊覽車翻覆事故,造成33人喪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春節期間,全家族返鄉團圓很熱鬧,四處洋溢著喜氣,年夜飯桌上,免不了來自「長輩們熱情的關心」,問起一堆尷尬話題,例如:「什麼時候要結婚啊?」、「年終領多少啊?」常常讓年輕人整個不知所措,就怕回答不夠妥當,不僅傷了面子也失了裡子。諮商心理師黃予岑以心理學的角度,深度剖析長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27)日有21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有43例。落地採檢的檢驗人數增加,然陽性率沒有上升,略微下降,是好現象。桃園目前新增13例,今日最大的突破,是幼兒園與火鍋店的群聚案串起來。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全台共有10條傳播鏈,其中宜蘭、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27)日有43例境外移入,落地採檢者有15人,居家檢疫者有27人,有1位舊案在檢疫期滿採檢時確診。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落地採檢的檢驗人數增加,然陽性率沒有上升,而是稍微下降,這是好現象。26日檢驗839人,陽性為15人,陽性率為1.79%;...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