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4個生活小智慧,改善便秘超有fu!|台灣好食材

排便不順的問題越來越普遍。你知道嗎?最好的排便頻率是每天1~2次,如果2~3天才能排便一次,就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飲食與生活習慣了。以下提供幾個生活小智慧,可以有效改善便秘喔!
4個生活小智慧,改善便秘超有fu!|台灣好食材
便秘可能造成肥胖、影響兒童智力
因為排便就是將經過消化吸收後不要的毒素與廢物排除體外,如果無法正常且規律的將這些毒素與廢物排除體外,自然會造成身體更多的健康問題。像是皮膚粗糙、長青春痘、口臭、精神不濟、痔瘡、肥胖、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還有研究顯示,兒童長期便秘還可能影響智力的發展呢!

蹲姿如廁,有助便意產生
蹲姿最能使力排便,不妨在家裡馬桶前放張小板凳,雙腳跨在上方、身體往前傾模仿蹲姿,對於便意的產生與使力排便都有幫助。

有便意就要上
有便意時就應該立即去排便,如果忍住不上,往往會讓大腸對於便意的敏感度下降,惡性循環後就容易造成便秘。

運動量可累計,融入生活很簡單
運動可以有效幫助全身肌肉的收縮與放鬆,也可以幫助腸胃道的蠕動喔!運動其實是可以累計的,工作疲勞時不妨起身做做伸展操、中午吃完飯或下班回家時建議多走走路、晚上看電視時也可在原地踏步/小跑步或是做點肌力訓練,這些都是很生活化的運動,每天累計有20~30分鐘的運動就很棒囉!

少辛辣、細嚼慢嚥減輕腸胃負擔
平時減少攝取過度辛辣的食物,可避免刺激消化道黏膜;細嚼慢嚥,每口咀嚼30~50下,則有助於減輕腸胃道負擔。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打造關懷弱勢節目主題曲單國璽樞機主教常以「犧牲享受、享受犧牲」來鼓勵年輕人發揮服務精神,他堅信信仰就是天主的「愛」,「愛」必須行動表現在每天的生活中。延續單國璽樞機主教的活出愛精神,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歷時1年探訪反毒更生人、高關懷兒童、原住民孩童、腦性麻痺青年、大學生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大腸癌第9度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榜首,其發生率年年上升,根據最新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達1萬5764人,平均每5分6秒就有1人罹癌。中國附醫中醫部葛正航醫師表示,大腸癌的治療過程中,常會引發手術後傷口疼痛或疲倦乏力的不適;化療後產生的上腹部悶脹感、食欲不振、口乾舌燥、白血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位50歲中年婦人,外傷造成甲床嚴重萎縮,腳趾甲捲曲變形,經常需要修剪,才能疼痛緩解;不料,趾甲越剪越短,竟變成甲溝炎,疼痛加劇還反覆出血。醫師建議接受指甲矯正器治療,經過一年治療,趾甲不再捲曲變形。傳統治療易復發 效果不佳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愉真表示,過去治療捲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多歲腎臟病患,確診時已第4期,原本預估3至5年就需要洗腎;但她20年來,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尿酸,同時配合正確服藥及低蛋白飲食,直到70歲了,才進入血液透析階段。近半數洗腎病患 有糖尿病台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任吳明儒指出,國內洗腎病患中,有高達4成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