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0歲起就要注意「卵巢衰老」情形!避免更年期提早報到,只要多吃「這個」,就能讓你「逆生長」!

女人最怕什麼?變老!尤其是在不算老時顯露出了老態。我曾經遇到一位30歲的患者,在公司是一級主管,在家則是賢慧的妻子,裡裡外外支撐著一切。慢慢地,她開始明顯感到不對勁,不僅月經不調,還經常感到體力不支,上班無精打采。在鏡前打量自己,不但臉色萎黃、皮膚鬆弛,生出了明顯的鼻溝紋和抬頭紋,整個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了許多。

「醫生,我感覺好像一夜之間,人就老了。以前加班長黑眼圈,氣色差,在家簡單敷個面膜,睡一覺就恢復了。現在去美容中心也不奏效。難道女人一過30歲,就真的無藥可救地衰老了嗎?」她一來就不停地向我訴苦。

近年來,因為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以及由此帶來的心理壓力,加上外界環境變化,身體在某段時間過度勞累等原因,越來越多30~40歲的女性感到衰老加速,有的女性甚至在30歲就出現閉經的症狀。

究其原因,多半與中年女性承受的過重負擔有關。她們在家是「總管」,在外是主管,家庭和工作的重擔使身體出現了「超限損耗」,造成體內的一些器官細胞過度疲勞,進而導致女性青春活力的喪失,以及皮膚的老化。但此時表現出的衰老,其實是一種「假性衰老」,是可以逆轉回來的。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逆生長」。

 

30歲起就要注意「卵巢衰老」情形!避免更年期提早報到,只要多吃「這個」,就能讓你「逆生長」!

(圖片來源:Pixabay)

 

那麼,該如何才能「逆生長」呢?30~40歲的女性,如果感覺非常疲憊,身體明顯走下坡路,出現婦科方面的失調症狀,不要以為是衰老,就掉以輕心,應該立刻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在排除患有其他疾病後,則可以考慮早衰的可能。

我經常對有這種困惑的患者說,最重要的是保養好你的卵巢。女性的卵巢功能從35歲就開始走下坡路,卵巢功能衰竭了,雌激素分泌不出來了,更年期就到了。

很多人錯誤地以為,卵巢只是形成卵子的器官,其實卵巢的重要作用是生成雌激素。卵巢出現衰老,雌激素分泌必然減少,與之對應的就是女性的皮膚、精力、身體狀態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老。所以,保養卵巢是30歲以後女性要格外注意的一件事。

保養卵巢最重要的方法是多吃含葉酸的蔬菜。蔬菜中有種物質叫葉酸,懷孕的女性可能都知道,補充葉酸能防止胎兒出現畸形。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的維生素,常被稱為「造血維生素」,它能有效地幫助身體製造紅血球,對預防卵巢衰老有很好的效果。瑞士醫學家曾經做過一項實驗,他們發現經常吃富含葉酸蔬菜的女性,其發生卵巢癌的機率比很少吃含葉酸食物的女性減少74%。含葉酸比較多的蔬菜有菠菜、油菜、小白菜等綠色蔬菜,其實都很方便買到,種類也不單一。

除了吃富含葉酸的蔬菜以外,保養卵巢還可以採用運動的方式,例如戶外慢跑或瑜伽、跳舞等。因為當你的身體處於運動時,你體內的血液流通和新陳代謝就會加速,卵巢也會隨之受到相應的照顧。

另外,就是在生活中對自己要求低一點。大部分30多歲的職業女性,責任心比較強,總想「忙過這陣子再放鬆」。這種想法一定要改,因為身體疲勞是有承受度的,一旦超過負荷可能就難以恢復了,適時地進行身心的放鬆是很重要的。

 

30歲起就要注意「卵巢衰老」情形!避免更年期提早報到,只要多吃「這個」,就能讓你「逆生長」!

本文摘自繪虹企業《顧好內分泌,子宮好經期順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適逢雙十國慶日,為給予加護病房患者加油打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護理師陳俞廷親手為一名罹患腸阻塞及慢性肺阻塞肺病的白伯伯繪製一面國旗,讓這名忠貞愛國退休高中歷史老師白伯伯在醫院也能參與專屬的升旗典禮,此舉不僅逗得白伯伯眉開眼笑,也讓周邊的患者跟著揮手示意,為加護病房增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從海外歸國的劉小姐有失眠症,定期服用安眠藥,但受到疫情影響,返國後又怕防疫措施做得不夠,造成焦慮緊張,即使服用醫師處方的安眠藥後,晚上還是翻來覆去徹夜難眠;原本以為睡前喝點紅酒配藥,結果反而產生嗜睡症狀。有睡眠困擾者 吃藥前應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男生的青春期發育時間介於9到14歲之間,但每個人差異性不同,通常在量測陰莖的長度上,是從根部開始量起,但對於皮下脂肪較厚的孩子,視覺上覺得長度不夠往往是陰莖埋在皮下造成的錯覺,又稱包埋式陰莖。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兒童內分泌科劉明侑醫師表示,男生進入青春期後,第二性徵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發布,新增2名新冠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由菲律賓入境20多歲該國女性(第549例),與由美國入境本國籍30多歲男性(第550例),入境時都沒有不適症狀,但第549例竟第3次採檢才確診陽性。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549例因工作9月3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