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台中市衛生局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日舉辦「102年度中區醫療糾紛關懷小組」成果發表會,由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衛生局長黃美娜、中山附醫院長呂克桓和彰化及南投縣衛生局、醫院、公會等嘉賓,共同拼上「說明、溝通、關懷及協助」四大看板,象徵中區醫療朝向「醫糾關懷、醫病雙贏」為目標。
根據台中市衛生局醫療糾紛調解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約協助調解100件醫糾案,平均1個月約10件,其中以診所的牙科、美容醫學最多,佔調解案的一半,而醫院的案件多為急診、外科、內科、婦產科、兒科等傳統大科。
台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指出,診所的牙科、美容醫學以自費項目為居多,若醫師沒有仔細說明、溝通,常導致民眾對術後效果期待大卻與實際有落差,進而造成醫療糾紛;醫院則常處理比較複雜的病情,若家屬人數較多,溝通時得到的資訊不一致,也容易發生糾紛。
黃美娜表示,為預防醫療糾紛發生,今年4月輔導台中、彰化、及南投3縣市成立中區醫療糾紛關懷小組,邀請賢德、維新、成美、順安、佑民、東華等15家地區醫院,加入「關懷醫糾小組」,在第一時間主動向病患及家屬詳加說明病況、給予關懷,以良好的溝通化解爭議。
黃美娜強調,民眾一旦遇上醫療糾紛問題,可先透過各醫療院所的溝通平台尋求協助,可藉由第3方公正單位,如地方衛生局、區公所、醫師公會進行協商,或由台中地方法院「醫療糾紛調解制度」展開調解,若3項管道都無法達調解,最終才進入訴訟程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978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