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大掉髮高危險族群 工程師業務媒體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禿頭是每個男人的惡夢!依據坊間診所統計,前3大掉髮職業高危險群分別為工程師、業務人員以及媒體工作者;醫師表示,現代人掉髮問題複雜,這些職業的禿頭患者多是因為壓力、環境與遺傳因素加乘,無論是C形、O

形或是M型禿,都應把握治療黃金期,及早就醫。

一般正常人頭皮頭髮密度的分佈狀況,每個區塊約有120-150/cm²的生長分佈,當密度低於70/cm²就接近禿頭;常見的禿髮類型包括C形禿(前額髮線逐漸後退)、O形禿(俗稱地中海禿,頭頂髮旋日漸稀疏),以及M形禿(屬輕度型,髮線較高,前額兩側稀疏)。

開業醫診所劉清山醫師指出,無論是哪種掉髮類型,都應把握治療掉髮的黃金期!他說,一般人會束縛在雄性禿的魔咒裡,認為傳統醫學治療只能擦生髮水或吃柔沛,其實除了手術的植髮治療,目前非手術治療可以功能醫學結合再生醫學(PRP),提高生髮效率。

劉清山進一步解釋,「功能醫學」是由美國發源的醫療理論,強調人的基因會因為環境、飲食、生活形態而產生獨特的體質,倡導利用功能性檢查,透過數據瞭解身體器官功能及體質獨特性,量身訂做個人化治療;內容包括飲食調整、營養品調整、健康食品等相關補助方法。「毛囊再生醫學PRP」則是利用自體血液中所含有的多血小板血漿,注射於皮膚真皮層與皮下組織間,促進皮膚毛囊裡的膠原和毛細血管新生,使萎縮毛囊再生。

至於日常預防上,劉清山提醒,一旦發現掉髮量比平常多2-3倍以上,就必須就醫。此外,頭皮、頭髮、體質三個環結與掉髮問題密不可分,可透過功能醫學的分析,讓檢測數據顯示掉髮的過程與原因,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97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曾柏亨/台北報導】台灣新冠肺炎防疫有成,接連傳出零確診喜訊,這樣的成果除了感謝防疫團隊的帶領,更有賴全民的配合以及高度警覺心。新冠病毒狡詐,在各國出現多種不同症狀,舉凡發燒、咳嗽、胸悶、腹瀉、疲勞、流鼻水鼻涕、味覺喪失等,都可能是確診症狀。日前就有1名案例本身為過敏患者,而未察覺自己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63歲的黃太太4年前曾因乳癌接受右側乳房全切除手術,治療後控制良好,日前卻突然發生不太能說話、不能拿對東西的情況將近2周,而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求診。醫師評估有失語症、右側肢體無力現象,會診神經外科醫師黃國烽,經完整神經檢查發現黃太太感覺與運動神經異常,再安排核磁共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孕媽咪攝入有機飲食 降低胎兒異常率近來因環境污染及食安問題時有所聞,讓孕婦擔心肚子裡寶寶的健康而害怕吃下太多不安全的食物。醫院診間普遍發現,擔憂食安問題的孕婦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甚至有媽媽們因此懼食或挑食,導致胎兒營養不良,引發早產風險。牛津大學生化博士、高雄師範大學生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42歲李小姐3年前沐浴時,摸到左側乳房有個小腫塊,因無不適症狀不以為意,直到去年腫瘤擴散到皮膚表層,導致潰爛且發出惡臭才趕緊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經副院長張耀仁檢查發現,惡性腫瘤已有15公分大,且有肺臟、骨頭及淋巴腺等多處轉移,確診為乳癌第4期。一開始,李小姐因認定自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