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個月暴瘦10公斤 28歲男驚罹大腸癌第四期

2個月暴瘦10公斤 28歲男驚罹大腸癌第四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年輕人體重莫名狂掉,當心「癌」來敲門!一名28歲在連鎖3C賣場工作的男子,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突然出現吃不下、肚子悶痛等症狀,且在短短二個月內,體重一口氣掉了10公斤,平常獨居、外食的他,回家時的模樣嚇壞家人,急忙帶往就醫,檢查竟已是大腸癌第四期,且癌細胞已多顆轉移到肝臟,無法手術切除。 

收治病人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郭弘揚表示,還好該名男子的癌細胞侷限在肝臟,經化學治療後已獲得控制並接受手術治療,目前仍持續治療當中。 

台灣大腸直腸癌族群 急速年輕化!

年紀輕輕,怎麼一發現就已經癌細胞轉移?其實郭弘揚醫師門診觀察發現,近年台灣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年齡層,一路往下降,有年輕化趨勢,三、四十歲甚至更年輕的病患,已非稀有。 

郭弘揚醫師說,年輕人罹患大腸直腸癌變多,除了先天基因問題之外,與環境、飲食習慣也都可能有關。尤其年輕人可能因代謝較快,一旦罹癌,症狀惡化通常都比老年患者來得更加凶猛,更難以治療,約有二至三成一確診就已經是第四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積極治療 可獲更好的存活期

針對這類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目前臨床標準治療方式是使用標靶藥物加上兩種化療藥物,只要積極治療,存活期約莫可達二到三年,而年輕人更有機會力拚一搏。若有機會能將肝內轉移之腫瘤切除,能有機會獲得更好的存活期。 

郭弘揚醫師指出,對無法開刀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而言,治療就像跑大隊接力賽事,必須一棒接一棒,才可以跑得長久,儘管目前健保僅給付第一線及第三線的標靶藥物,若經濟能力許可,可考慮使用第二線的抗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能讓整體存活期增加二至三個月。 

第四期不是末期! 滅癌不可中斷、定期健檢是王道

郭弘揚醫師感嘆,常見有病患觀念古老,聽到第四期就放棄積極治療,轉而使用自然療法等,結果延誤治療,再回診時,狀況已經糟到無法挽救。 郭弘揚醫師強調,年輕人罹患腸癌雖然病情通常較為凶惡,但也較有體力及機會撐過療程,最怕的是,不少人往往在初期治療見效時,一看見癌細胞消失,便萌生念頭想「休息」一下,完全中斷治療,反而給了癌細胞捲土重來的機會。 

即使是年輕人,醫師仍建議,最好別忽略定期健檢中的糞便潛血檢查項目,尤其三等親有病史者或本身屬於高風險族群的民眾,亦可考慮將大腸鏡作為健檢項目之一,若檢查後發現瘜肉者,甚至可考慮每年追蹤一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9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有些婦女因為子宮內長了肌瘤或是腺瘤,或可能是其他子宮的疾病,不得不切除子宮,雖然表面上看不出切除子宮的婦女有什麼不一樣,但是,最近有個研究表示,子宮切除之後,婦女的憂鬱和焦慮的風險可能會提升。   明尼蘇達州梅奧診所醫學中心研究人員Shannon Laugh...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中報導】只是快跑,沒想到,小腿「啪」的一聲,瞬間劇痛,倒地不起,小腿肚整個漲痛,「華哥」與客戶打小白球,沒想到運動傷害造成小腿發黑膨脹「宛如煙燻火腿」,緊急就醫檢查,確診為「內側腓腸肌部分撕裂傷」。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林琮凱表示,患者到診時自述,當時...

閱讀詳情 »

【文/新唐人亞太電視台】還記得幾年前曾經流行過的冰桶挑戰嗎?這個活動喚起人們對「漸凍人」這種疾病的關注。如果想要幫助漸凍患者,除了捐款,其實一般人只要透過「說話」就可以幫助到他們。   「漸凍人」是種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的過程,他們會隨著時間逐漸癱瘓、無法言語,最後甚至無法吞嚥、呼吸衰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首次揭發左撇子基因!許多文化中總將左撇子視為不祥的徵兆,然而牛津大學將3,8000筆左撇子的基因與右撇子比較後,發現4個與左撇子相關的基因標記,首度證實左撇子其實與基因有關。這些遺傳標記似乎會影響腦部結構,研究推測左撇子的語言能力可能更好。專精手部的外科醫師Domini...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