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2個“貌似衛生”的髒習慣

1.白紙用於包食品

許多廠家在生產過程中往往使用漂白劑,而漂白劑在與食品接觸後,會引起一系列化學反應,產生一些有害物質,極易對食品造成污染。

2.衛生紙擦拭餐具、水果

國家質檢部門抽查結果表明,許多種類的衛生紙都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徹底,上面含有大量細菌,很容易粘附在擦拭的物體上。只有經過嚴格消毒處理的高級餐巾紙才符合衛生標準。

3.飯桌上鋪塑料布

餐桌上鋪了塑料布,雖然好看,但容易積 ​​累灰塵、細菌等,而且有的塑料布是由有毒的氯乙烯樹脂製成的,餐具和食物長期與塑料布接觸,會沾染有害物質,從而引發許多不必要的疾病,影響健康

12個“貌似衛生”的髒習慣

4.用紗罩罩食物防蠅

用紗罩罩在食物上,蒼蠅雖然不會直接落到食物上,但會停留在紗罩上面,仍會留下帶有病菌的蟲卵,這些蟲卵極易從紗孔中落下而污染食物。

5.用毛巾擦乾鍋、碗、盆、杯等餐具及水果

我國城市所用自來水都是經過嚴格消毒處理的,用自來水沖洗過的餐具及水果基本上是潔淨的,不用再擦。而毛巾上存活著許多病菌,用毛巾再擦乾反而會二次污染。

6.用酒消毒碗筷

一些人常用白酒來擦拭碗筷,以為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醫學上用於消毒的酒精度數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在56%以下。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達不到消毒的目的。

12個“貌似衛生”的髒習慣

7.將變質食物高溫加熱後再吃

一些家庭主婦將一些變質的食物高溫高壓煮過再吃,以為這樣就可以徹底消滅細菌。醫學證明,細菌在進入人體之前分泌的毒素非常耐高溫,不易被破壞分解。

8.用抹布擦桌子

使用一周後的全新抹布,滋生細菌的數量之多會讓你大吃一驚。因此,用抹布擦桌子,應當先將抹布洗透再用,抹布每隔三四天應該用水煮沸消毒一下。

9.把水果爛的部分剜掉再吃

有些人吃水果時,碰到水果爛了一部分,就把爛掉的部分剜掉再吃,以為這樣就衛生了。實際上,即使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削去,剩餘的部分也已通過果汁傳入了細菌的代謝物,甚至還有微生物開始繁殖,其中的黴菌可導致人體細胞突變而致癌因此,儘管水果只爛了一部分,也還是扔掉為好。

12個“貌似衛生”的髒習慣

10.起床就疊被子

人每天都要排出大量的汗液,睡覺時也不例外。起床後就把被子疊起來,汗液留在被子裡,時間一長,不僅有汗臭味,影響睡眠的舒適度,也給病原體創造了生存環境,對身體不利。正確的方法是,起床以後先把被子翻過來,攤晾10分鐘再疊起來,最好每週晾曬一次。

11.長期使用同一種藥物牙膏

藥物牙膏對某些細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但是,如果長期使用同一種藥物牙膏,會使口腔中的細菌慢慢地適應,產生耐藥性。因此,牙膏也應定期更換。

12.用廢日光燈管晾毛巾

日光燈管內含有水銀、熒光粉及少量氨氣等有毒物質。有的家庭用廢日光燈管晾毛巾、手帕,以為乾淨、衛生。殊不知在受潮的情況下,如果燈管兩端被侵蝕或燈管本身有小裂縫,管內的各種有害物質就會逐漸滲出。尤其在氣溫較高時,汞的滲出更多,可污染毛巾、手帕,危害人體健康若這些有害物質直接進入人眼睛,可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失明。(圖片來源:CFP)


相關推薦

薯片、咖啡、檳榔、臘腸、火腿……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些食物,想必這其中一定也有你的最愛吧!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這些流行美食其實暗藏健康風險,如果你再不注意的話,就真的可能會惹病上身,到時候後悔莫及。 1、油炸薯片 有專家稱一袋炸土豆片所含的致癌物丙烯酰胺量是安...

閱讀詳情 »

這裏整理了生活中六種如同服毒的喝奶常見方式,對照一下有沒有自己或身邊的人。如果有,請提醒他們,別把所有疑問都留給您的醫生…… 1、牛奶越濃越好:有人認為,牛奶越濃,身體得到的營養就越多,這是不科學的。所謂過濃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

閱讀詳情 »

要說起本凹最喜歡喝的飲料,咖啡一定是榜上有名,儘管當初本凹喝咖啡的原因純粹只是為了提神,而不是因為咖啡好喝才喝下去的,但是喝久了,就會發現其實咖啡這種飲料也蠻不錯的,雖然有點苦,但那種苦中帶甘的味道其實很香很濃郁。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本凹錯覺,每次本凹看到一些健康節目或是一些健康雜誌,常常都會說咖啡...

閱讀詳情 »

  不少人固執地認為,女人的乳頭、陰唇等私處變黑了,就是“濫交”的表現,這讓很多尚未有性經驗的年輕女性遭受不白之冤。事實究竟如何呢?下面就來探討下女人私密處的健康話題,不僅是女人,男人也應該有所了解,避免誤會另一半的事件再次發生。 其實,女人的私密部位呈黑色是非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