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05歲騎士教我們的事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Privat @wikimedia CC BY SA 3.0

依據應用生理學期刊的報導,世界紀錄的保持人,現年105歲的法國業餘自行車選手Marchand健壯地如大部分五十歲的人。而且隨著年紀更長,他的身體似乎又更健壯些。這個報導,可能重新改寫科學界對老化以及運動能力的觀念。

很多人是從上個月才聽聞Marchand先生的名字的。他在上個月破了一個小時室內自由車運動的世界紀錄。他總共騎了超過14英里,打破這個年紀選手的紀錄,因為沒有同齡的人跟他做過相同的嘗試。他在5年前,也破了100歲年紀選手的世界紀錄。
105歲騎士教我們的事
目前的科學相信人過了中年,有氧健康能力就很難再有顯著進步。身體的最大攝氧能力只要過了50歲就會開始降低,即便我們都有在定期運動。但是法國Evry-Val d’Essonne大學的Billat博士發現只要年長的運動員持續大量的運動,他們身體的最大攝氧能力還是會增加。

這位只有160公分高,52公斤的Marchand先生說他年輕時並沒有規律固定運動的習慣,他當過卡車司機、園丁、救火員還有伐木工。他是從退休後才開始騎腳踏車的,而且幾乎每天都在騎,無論是在家裡騎運動器材,還是在戶外一邊騎單車,一邊觀賞巴黎郊區的風光。他大部分騎的速度都不快,都以悠閒的速度進行。他的最大攝氧能力及健康狀況都比同年紀的人好,當然他也從不服用藥物。

Billat博士決定對Marchand先生進行一項體適能的強化實驗。他要求Marchand在自己一週的運動計畫中,以80%的時間進行低強度的運動,其餘20%的時間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如此進行兩年,兩年後,Billat博士發現Marchand先生的最大攝氧能力增加了13%,甚至達到平均50歲的人的水準。他腳踩踏板的能力也進步了40%。這樣的結果,強力表示人的最大攝氧力是不會被年齡所阻礙的。

Marchang先生表示自己的生活習慣也很健康。他很樂觀,也很喜歡交際,擁有很多朋友。他飲食很簡單,只吃優格、喝湯、起士、雞肉,還有晚餐時的一杯紅酒。

雖然這裡可能有基因的因素,讓Marchand先生可以在過了100歲高齡還沒有任何疾病,而且可以每天進行運動訓練。這項實驗也不能保證以80/20來做低強度與高強度的運動訓練是最完美的,但是對於想要長壽的現代人來說,他的故事給我們很多鼓舞。即便Marchand先生說他對上個月比賽的表現結果不滿意,他希望自己明年再來比賽時,表現能更好。

參考資料:
Lessons on Aging Well, From a 105-Year-Old Cyclist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不是只有控糖就好!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今(13)日公布最新一份國人「糖尿病醫病認知調查」結果,發現罹病十年以上的資深糖友,對於糖尿病最危險的併發症「心血管疾病」關注度,往往隨著罹病時間越長而失去了戒心,忽略每4個糖尿病人就有...

閱讀詳情 »

▲目前高精準性的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副作用減輕,且有穩固的療效。(照/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出現反胃、嘔吐的症狀,57歲的翁先生3年前因為出現這些一般人眼中的「小症狀」就醫,沒想到檢查卻赫然發現肝臟已有一顆7公分大小的腫瘤,確診為小細胞B淋巴瘤,且在進行化學治療之後,肝...

閱讀詳情 »

香菇的風味獨特,可清炒也可燉湯,葷食、素食皆宜,但乾香菇與鮮香菇的營養價值有何不同?哪種食材更營養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其實乾香菇與鮮香菇的營養價值差異不大,但乾香菇經過日曬處理,除了香氣更明顯之外,維生素D的含量也較高,有助於促進人體生理代謝、幫助鈣質吸收、維持骨骼和牙齒...

閱讀詳情 »

▲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手部衛生與環境消毒十分重要。(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長再撐一下!疾管署今(12)日預估,腸病毒疫情在接下來的兩周可望持續下降,最快月底就可以正式脫離流行期,不過,目前全台還有雙北、新竹以及宜花東等地區的疫情仍在流行閾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