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鼻竇炎好發中年 用這4個症狀幫助分辨...

鼻竇炎好發中年 用這4個症狀幫助分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43歲的吳先生左側臉部腫痛,尤其眼睛周圍最嚴重,合併有黃綠惡臭之鼻涕長達4~5五個月,就醫經鼻內視鏡、電腦斷層檢查後診斷為左側慢性鼻竇炎,接受功能性鼻竇內視性手術後,隔天疼痛感即消失。

鼻竇炎好發中年人口 4症狀助分辨

收治個案的衛福部臺南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呂宇城表示,在門診病患的主訴中,流鼻涕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大部分鼻過敏的病患常常是以流鼻水來表現,然而,當鼻涕又黃又臭的時候,就要小心自己是否有鼻竇炎的可能性。

他解釋,所謂慢性鼻竇炎,指的是在副鼻竇及鼻腔通道黏膜大於12周以上之發炎狀態,好發於年輕與中年人口,平均年齡為39歲,最常見的4個主要症狀為:伴有惡臭的黃綠色鼻分泌物;鼻塞或鼻充血;臉部疼痛、壓痛或腫脹感;嗅覺障礙等。

過敏也易引發鼻竇炎

其中以臉部疼痛、壓痛或腫脹感在慢性鼻竇炎的患者當中是最常被提及的情況。除此之外,像是疲勞、咳嗽、睡眠障礙、耳痛、耳脹、頭暈、口臭或牙疼等,也有可能是鼻竇炎的徵兆。上述之症狀常無立即處理之必要性,但在某些情況下,如高燒、視力突然減退、視野變窄、複視、眼凸、嚴重的頭痛或反覆鼻出血時,需要耳鼻喉科醫師立即性的評估及處置。

呂宇城醫師也提到,台灣屬海島型國家,空氣潮濕常挾帶許多塵蟎、黴菌孢子等微小生物,容易引起鼻過敏等現象,間接地引發慢性鼻竇炎的發生。

藥物、鹽水洗鼻 控制腫脹發炎

治療慢行鼻竇炎最主要的目標,是要控制鼻黏膜的發炎及腫脹、維持鼻竇通氣及引流的功能、治療微生物的感染及定植,還有降低急性發作的次數。保守性治療除了鼻類固醇噴劑、表面擴張劑的使用之外,鹽水鼻沖洗也是很重要的治療,可降低鼻涕倒流、幫助移除分泌物,還可以沖走過敏原及刺激物。若藥物使用無效,則需考慮外科手術處理。目前最常使用的就是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可以保留鼻竇通氣的功能以及移除過多的鼻瘜肉,而且外表不會有傷口。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全身都卡「關」!54歲的何女士,10年前起腳趾開始出現紅腫、熱痛症狀,當時以為是長期爬山倒致不小心扭傷,一個月間反覆到中醫師及復健科就診,症狀都好好壞壞,直到有一天起床,何女士發現全身都不能動,到免疫風溼科就診,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開始出現「晨僵」情形,早上起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醫師,我頭痛是不是腦裡長瘤」、「偏頭痛不是只有痛一邊」、「要吃多久的藥才會好」、「有沒有方法可以預防偏頭痛」,由於缺乏充分的頭痛知識,60%病人會到處逛門診、20%會掛急診,造成醫療浪費,事實上,偏頭痛是個可以緩解或治療的疾病,醫師、護理人員、病人或家屬,對偏頭痛...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4年死因統計,口腔癌、口咽癌及下咽癌高居男性腫瘤死亡原因第4位(2015年發表),在台灣,口腔癌、口咽癌及下咽癌佔所有男性惡性腫瘤發生率的第4位,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好發年齡集中在40~70歲間。 牙齒變黑、磨損、動搖 恐致口腔癌 社區醫療部健康管...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多數民眾認為眼睛疾病離自己很遠,但近年因3C科技發展迅速,人手一台手機、平板,過度用眼機率大增,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聯合愛爾康大藥廠進行的2016全台護眼趨勢調查顯示,北部地區民眾錯誤用眼比例高達85%,更有近60%民眾維持1年以上錯誤用眼方式,且感到眼睛痠痛卻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