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鼠蹊部疝氣恐致腸管壞死 釀致命危機

疝氣不僅好發於兒童,青壯年、老年人都可能發生,其中俗稱「墜腸」的腹股溝疝氣更是常見於中老年人的疾病;醫師提醒,當發現鼠蹊部有腫塊時,可別因為害羞或沒有症狀而忽略就醫!若腹腔內腸管掉落到疝氣囊袋,可能導致腸管卡住壞死的嚴重併發症,釀成致命危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智偉說明,腹股溝疝氣的病因是包覆鼠蹊部通道的肌肉,因年紀大長期慢性咳嗽、便秘或長年做粗重工作而退化,產生較大的孔道形成疝氣囊袋;這個囊袋與腹腔相通,一般症狀僅在兩側鼠蹊部凸起單側或雙側腫塊,不會造成患者太大困擾,但若腹腔內的腸管掉落到囊袋中,就可能使腸管卡住壞死。

郭智偉提及,日前一位80歲老翁右側鼠蹊部有個約8公分的腫塊,但家屬顧慮老翁年事已高,且腫塊數年來都無症狀,因此不以為意;上個月老翁突然因劇痛就醫,緊急手術發現腸管已壞死近50公分,術後雖救回一命,但老翁原有的心律不整問題,因恢復期較長,需停止預防血栓的抗凝血藥物,術後1個月因心律不整導致腦中風併發症。

「鼠蹊部疝氣就算發生在老人家,仍需早期治療!以免腸管壞死這種嚴重的併發症。」郭智偉說,腹股溝疝氣的治療方式,傳統手術是在鼠蹊部打開約5-10公分傷口,以組織縫合或是人工網膜,修補肌肉退化產生的孔道;而近年採用的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經由患者肚皮內,將肌肉退化所產生的孔道以人工網膜修補,僅有3個0.5-1公分的小傷口,且因手術不需進入腹腔,避免腸沾黏的風險,術後1週即可進行無負重工作,縮短患者恢復期,也減少併發症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93

相關推薦

2014年12月8日,劉嘉玲迎來了她的49歲生日。帶你重溫嘉玲的青澀歲月,並祝福劉美女生快樂! 劉嘉玲,中國香港影視演員。1965年12月8日生於江蘇蘇州,祖籍廣西容縣。曾為體操選手,就讀蘇浙中學,1980年隨父母赴香港。1984年畢業於香港無線訓練班第12期。 1983年,劉嘉玲參演TVB電視劇...

閱讀詳情 »

人上了四十歲以後,一定要多觀察自己的腳,而年輕人也一定要多觀察自己父母的腳,看看是不是有了痴呆線。如果有的話,就趕緊劃拉他們腳上的小腦反射區。    最近幾年,我遇到的得老年痴呆的人明顯比前幾年多。很多中年人到我這兒瞧病,都抱怨說,父母得了老年痴呆,像個傻小孩兒,脾氣不小,還經常...

閱讀詳情 »

蔥是最常見的調味蔬菜,還可以殺菌,增添菜餚的色相,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蔥並不是「百搭」的,搭配不當,也會走入營養誤區。 1 小蔥拌豆腐蔥中的草酸與豆腐中的鈣結合容易形成草酸鈣,阻礙人體對鈣的攝取,不僅是豆腐,蔥也不應與其他含鈣量較高的食物同食。2 蔥燉狗肉、公雞肉很容易導致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北市政府耗時6年、斥資7億,由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及北投老爺酒店共同打造的「台北國際醫旅」,將於12月20日正式開幕。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期望,結合健康管理、美容醫學、觀光休閒的全台首座醫療觀光大樓,能帶動台灣觀光醫療產業,增加就業機會、刺激當地商機。台北國際醫旅位於捷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