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麥當勞叔叔之家 幫助偏遠就醫孩子│林愛儀

病童出門在外   溫暖的家麥當勞叔叔之家 幫助偏遠就醫孩子│林愛儀

麥當勞叔叔之家

幫助偏遠就醫孩子

在台灣,每年有22萬人次的孩子有遠地就醫的潛在需求,然而,台灣醫療資源集中北部,許多孩子和家庭必須要離開家園和病魔抗戰,麥當勞叔叔之家為他們提供一個「出門在外 溫暖的家」,在艱辛的就醫路上陪伴他們!

文│林愛儀整理  圖│麥當勞叔叔之家提供

麥當勞叔叔之家 幫助偏遠就醫孩子│林愛儀

全球「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的起源

 70年代初,美國費城飛鷹足球隊一位隊員Fred Hill的3歲女兒Kim診斷患了 血癌,必須遠離家鄉,前往費城兒童醫院接受治療。長達三年的治療期,Fred Hill全家人的生活都因此被打亂,他們得以醫院為家,3餐光顧醫院餐廳,倦了只能在病床狹小空間旁歇息,為的是要時刻陪伴患病的女兒。Fred Hill看到無數和她們一樣遭遇的家庭,因長年遠地就醫,使病童和家人心力交瘁,他深深認為這樣下去不是辦法,Fred Hill和飛鷹隊隊員決定要為這樣情況的病童的家人盡一分力, 他們跟Kim的主診醫生,兒童醫院腫瘤科部門主管分享他們的心願,在醫院鄰近建立一所病童「出門在外的家(Home Away from Home)」的想法因此形成。

   當地的麥當勞餐廳聽到這個消息,深感認同,透過商品義賣發起募款行動,參與籌建病童與家庭「出門在外的家(Home Away from Home)」 的工作。1974年,第一間「麥當勞叔叔之家」正式於費城成立啟用,擁有7個房間,及客廳、 廚房、洗衣房等設施。這所病童與家庭的「出門在外的家(Home Away from Home)」, Fred Hill決定以麥當勞叔叔為名,不單是因為麥當勞餐廳金錢上的資助,他認為麥當勞叔叔的樂觀、積極、開朗的形象,對正在與病魔博鬥的病童具備啟發鼓舞的作用。

時至今日,麥當勞叔叔之家已經發展為一國際性組織,在全世界共30多個 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奧大利,巴西,法國,德國, 荷蘭,蘇格蘭,瑞典,瑞士,匈牙利,墨西哥,阿根廷,馬來西亞,香港及台灣等,超過322間麥當勞叔叔之家成立。多年來,麥當勞叔叔之家服務了全球300萬個家庭。每天晚上,全球麥當勞叔叔之家有4000間房間開放,在世界不同角落。

 麥當勞叔叔之家 幫助偏遠就醫孩子│林愛儀

讓病童擁有「家」的休息處

 台灣第一間麥當勞叔叔之家,於2007年在台北落成,位於內湖區,提供10間房間, 因應滿房、房間數不敷使用的需求,全新的「麥當勞叔叔之家」終於在2013年9月完成遷址擴建工程,移到台北市金山南路上, 正式落成啟用,幫助更多遠地就醫的兒童!全新麥當勞叔叔之家, 房間數擴增3倍,共有32間房間,成為亞洲區房間數最多的獨棟「麥當勞叔叔之家」,也是鄰近大台北的教學型醫院。為病童家庭提供一個距離醫院只有數分鐘路程的「出門在外的家 (Home Away from Home)」。

 也設置有客廳、廚房、飯廳、兒童遊戲與閱讀區、電腦上網區、洗衣間與盥洗室、小花園,能讓病童家庭擁有像「家」一樣的休息環境。

麥當勞叔叔之家 幫助偏遠就醫孩子│林愛儀

麥當勞叔叔之家 幫助偏遠就醫孩子│林愛儀 

經5次手術、

10個月大的小琦戰勝病魔

 全新的「麥當勞叔叔之家」,首批入住病童中,有一位近1歲小琦,家在台南,不幸罹患共同動脈幹複雜性心臟病,小琦一出生就發現,罹患沒有心臟大動脈的複雜性心臟病,需要做人工血管,當時情況不樂觀,出生第7天就緊急北上轉診台大醫院,還在坐月子的媽媽,心中最大的懸念,便是剛生出就要承受病魔挑戰的小寶貝,小琦媽媽說:「她只是個剛出生的嬰兒,我不能將她抱在懷中,她卻要經歷這些難以想像的磨難…」,語氣裡充滿不捨及憐愛。

麥當勞叔叔之家 幫助偏遠就醫孩子│林愛儀

 肉嘟嘟的可愛小琦,每笑一次,總讓人融化一次.很難想像才快一歲的孩子,已歷經了3次心臟手術、2次腦部手術。這過程,幸好有「麥當勞叔叔之家」提供小琦一家入住,方便往返醫院。小琦首次入住是2012年10月31日,治療期間,共入住「麥當勞叔叔之家」4次,基金會陪同一起經歷了整個折難過程,從內湖舊家搬到金山南路新家的喜悅,在「麥當勞叔叔之家」新家,小琦媽媽說:「新家空間更大了,房間數更多了,可以幫助更多需要的家庭!不論是舊家還是新家,在這裡,形成的大家庭、彼此照應的強大凝聚力,卻是一樣的!舒適的氛圍及方便的生活機能,不僅解決了我們暫時歇腳的問題,透過和其他入住家庭的互動,倒是讓我們受益匪淺,當我們對女兒的病情感到絕望時,依靠的就是,大家一起打氣的強壯能量,方能走過低潮,尤其看到大家不氣餒的持續奮戰,也慢慢地建立起信心。

麥當勞叔叔之家 幫助偏遠就醫孩子│林愛儀

 如今,小琦不單單化險為夷,也穩定下來了。在小琦滿月時,爸媽還特地烹煮麻油雞請大家享用,期盼藉由大家的祝福,為小琦帶來好運。

 小琦她未來仍需視病情尋找吻合之人體捐贈瓣膜進行手術。但目前恢復的狀態不錯,病情已逐漸好轉,只要定期北上回診即可。

 

每年預助15,000個家庭

 在文德舊家, 因僅有10間房間, 每年約可幫助5000位病童與家人,從2007年成立以來, 共服務約25000位病童與家人。

全新的「麥當勞叔叔之家」,房間數因為增加3倍,32間房間,每年,預計將可幫助15,000個家庭提供免費住宿服。

   申請入住麥當勞叔叔之家的家庭80%來自台中以南, 38%為癌童家庭,其他則以先天性心臟病與罕見疾病較多。

 

【本文出處:大想法2014-7月號。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大想法雜誌粉絲團》粉絲團www.facebook.com/bigthink888。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麥當勞叔叔之家 幫助偏遠就醫孩子│林愛儀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胃病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但除了飲食習慣之外,胃幽門桿菌更是可怕的潛在殺手!醫師提醒,感染後雖然不一定會有症狀出現,但長期感染幽門桿菌幾乎都會導致慢性胃炎,未來發生胃癌及胃淋巴癌的風險更大幅提升,一定得要及早治療根除胃幽門桿菌,才能有效降低胃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聯安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有「心」病更要格外注意!國內醫師提醒,心臟相關疾病患者因原先心臟已有功能缺失或免疫功能下降等狀況,面對病毒侵襲時更容易導致併發症產生甚至重症致死,根據美國最新數據就顯示,約有10.5%患者會因原先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導致染疫後死亡,在合併症中占比最高。 根據10...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9/30表示,願親自向台北市長柯文哲說明「3+11」政策爭議,遭到柯文哲拒絕後,今又稱因柯位居市長,因此願意對他說明。對此,柯文哲下午受訪直指這才是有問題,不是找1、2個VIP解釋,聽得懂醫學的又不是只有柯文哲一個人。 柯文哲日前嗆「3+11」...

閱讀詳情 »

【記者 鄧至傑/澎湖 報導】近日澎湖各區陸續發生鄉親、旅客出現皮膚紅疹搔癢的案例,目前經專業醫師綜合研判是類似「接觸性毛毛蟲皮膚炎」。該疾病不具傳染性,可自行冰敷或就醫,大部份會在一、二週內恢復,請大家不用恐慌。 衛生局局長蕭靜蓉在第一時間也立即指示各衛生所對民眾進行衛教宣導,宣導方式很多元包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