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髖部骨折術後快復健 長期臥床恐肌力減退

髖部骨折術後快復健 長期臥床恐肌力減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王伯伯早上出門到公園去運動,不小心滑了一跤,覺得左邊的髖部劇痛、腫脹,無法站立,而且左腳比右腳來的短。趕緊送至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醫師診斷後,發現是左側大轉子骨折,轉至骨科,經骨科醫師開刀固定,術後恢復良好,幾個星期後王伯伯又可以跟著朋友們一起去運動了。

骨鬆+肢體不靈活 老人易骨折

蘇煜華物理治療師表示,髖部骨折是老年人跌倒時常見的骨折,臨床上依解剖位置的不同,分為股骨頭骨折、股骨頸骨折以及轉子間骨折。股骨轉子間骨折是指股骨頸基底部以下至小轉子水平以上部位所發生的骨折,又稱為股骨粗隆間骨折。多見於老年人,男多於女,青壯年發病者較少。老年人股骨轉子部骨質疏鬆,肢體不靈活,往往由於較輕的外傷暴力即可造成骨折。

固定期間,患肢應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活動、踝關節屈伸活動,在可忍受疼痛的程度下進行髖關節的外展與內縮並積極進行全身鍛煉,以預防長期臥床併發症。蘇煜華物理治療師也提醒,因患者多為高齡老人,應注意預防併發症,例如壓瘡、吸入性肺炎、肌力減退、關節攣縮等。盡量使患者早期離床活動,可使用助行器練習站立與患側載重練習,並盡可能地防止發生髖內翻畸形。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般健康檢查主要檢測空腹血糖值,讓許多人以為只要降低空腹血糖就能高枕無憂。然而人處於飯後的時間比空腹長,更需要注意飯後血糖。1名70多歲的阿公空腹血糖未超標,糖化血色素卻一直降不下來,原來阿公雖然減少飯量,飯後卻吃好幾種水果,導致飯後血糖飆高。調整後配合藥物治療,...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隨著醫療品質與生活水準提升,臺灣已進入高齡者社會。高齡者比攀升至13.33%,老化指數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未來高齡病人的比例將會逐年增加,而高齡長者的口腔醫療與照護較多元且複雜,口腔健康更需要專業的照護。 長者口腔問題複雜 應掌握正確刷牙要點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牙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臺灣外食人口眾多,各式餐飲業者使用塑膠袋作為食品包材相當普遍,民眾也常以塑膠袋做為儲放食品容器,卻不時聽聞塑膠袋不可裝熱食及含油脂食品。為了為民眾食品及容器安全把關,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至超市大賣場、網路販售業、五金雜貨店、烘焙材料店、量販店等進行抽驗。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長期旅居英國的張太太,頸部腫塊已出現2年,曾在當地被診斷為罹患甲狀腺結節。張太太特地來台灣求診,發現左側甲狀腺長了直徑4公分的結節,結節內含有多處不規則鈣化,細針穿刺結果為濾泡腺瘤。進行經口腔內視鏡甲狀腺切除術,術後第2天病人就順利出院。 經口腔切除甲狀腺 體表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