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質疏鬆?補鈣對!但其實還有「5大因素」讓你怎麼吃都補不了鈣!先解決,再補鈣!

一提到骨質疏鬆,人們就想到缺鈣,治療骨質疏鬆僅僅補鈣就對嗎?

骨質疏鬆?補鈣對!但其實還有「5大因素」讓你怎麼吃都補不了鈣!先解決,再補鈣!

體內性激素水平降低、鈣和維生素 D攝入量不足、缺乏體力活動和身體鍛煉,是骨質疏鬆症的三大病因。因此治療骨質疏鬆症單靠補鈣是遠遠不夠的,治療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戒菸、酒、咖啡

因為煙、酒、咖啡以及飲食口味太重,都會阻礙體內對鈣質的吸收,導致鈣吸收障礙。吸煙會影響骨質高峰的形成;過量飲酒不利於骨骼的新陳代謝;喝濃咖啡則會增加尿鈣排泄,影響身體對鈣的重吸收和利用;攝入過量的鹽和蛋白質也會增加鈣的流失。因此,上述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避免。

2. 多進行戶外運動

因為運動能促進機體活動和肌肉收縮,增強骨骼的健康和促進鈣質在骨內的沉積,減少骨鈣丟失。而且,運動時曬太陽能有效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更有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

3. 合理飲食、科學補鈣

要保持骨骼健康,飲食中要保證含有適量的優質蛋白質、充足的鈣質,還需要充足的維生素D、維生素K、鉀、鎂以及B族維生素來幫助身體充分利用鈣。食物性的鈣源種類要盡量多樣化,不要從單一的食物中攝取鈣質。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高鈣食物有奶類( 酸奶、牛奶等)、豆製品(鹵水或石膏做的豆腐、豆腐乾等)、連骨食用的小魚小蝦深綠色蔬菜(油菜、莧菜、帶葉的芹菜等)、堅果類食物(榛子、松子、芝麻醬等)。

即使在服用鈣劑的同時,也要多攝入富含鉀、鎂的食物,如豆類、薯類、綠葉蔬菜等,可以預防鈣排出過多的問題。攝入富含維生素K的深綠色葉菜和大豆類,可以幫助鈣充分沉積於骨骼,能更好地預防骨質疏鬆症。另外,還要避免影響鈣吸收的食物因素,所以食用含草酸度高的蔬菜(如菠菜)之前,最好先在沸水中焯一下,這樣可除去大部分草酸。

4. 鈣劑不是越多越好

應根據飲食情況搭配服用。每日補充鈣劑400-600毫克即可,最好在飯後立即服用。

5. 患有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先去除病因

如有明確病因導致的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如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等,應先去除病因,再進行相關對症治療。另外,還要避免使用糖皮質激素、魯米那等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積極治療某些慢性疾病(如腎病、肝病、糖尿病等),定期監測骨密度,有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 

via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公布本週的基因定序,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週65例定序為Omicron的確診者,沒有Delta。目前國內累積有1209例境外移入,401例本土Omicron,本週超過一半來自東亞國家,包含越南、印尼、泰國、香港。 ▲指揮中心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能懶懶的休息,誰要做家事?相信許多人對這樣的心境深有同感,不過為了維持家裡的整潔,一些基本的家事還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再不甘願,還是要爬起來去完成。至於最讓網友討厭的家事排行有哪些,而各自討厭的原因又有什麼?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0歲的劉小姐,多年來深受頭痛之苦,常經歷抽動性的頭痛,伴隨著噁心及嘔吐,嚴重至須躺在床上一整天半才能慢慢緩解。她周旋於各大診所與藥局,買遍各家止痛成藥,隨著止痛藥越吃越多,頭痛不見好轉,甚至有越來越頻繁發作的趨勢。在一次痛到掛急診,被轉診神經內科門診後,接受偏頭痛預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衛福部於3/16日提出預告草案「全民健康保險保險對象門診藥品、門診檢驗檢查、急診應自行負擔之費用」,民眾急診、檢驗檢查、藥品等部分負擔都會增加,預估可增加107億元健保收入,減少健保點數378億支出,希冀藉由提高民眾小額負擔,相當程度地減少浪費,使醫療資源獲得更有效率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