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折癒合不良 震波治療助復原

骨折癒合不良 震波治療助復原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有不少人會因為車禍而造成骨折,或是運動時,因為猛烈的碰撞,進而造成骨折,經由骨科手術後打上石膏,還必須要積極復健,才能使骨頭儘快癒合;然而,仍有些人會出現骨頭癒合不良的情形,這類病人目前則是有震波治療可幫忙復原。

感染會影響骨癒合

骨折對於骨骼以及軟組織都會造成傷害;衛福部雙和醫院復健科主任劉燦宏表示,通常骨折後經由手術治療,大約一個半月,就可以使骨折斷裂處的骨頭癒合;但是,有人會因為感染,或是個人體質因素,骨頭成長不如預期,而骨折若是出現感染,就得要先治療好,才能避免影響骨頭癒合。

鈣質可加速骨癒合

除了手術治療之外,及早進行復健,以及足夠的營養,對於骨折病人都很重要。劉燦宏主任指出,營養對於骨折病人也很重要,想要使骨折處的骨頭儘早癒合,得要補充足夠的鈣質,也可加速斷裂的骨頭癒合。

不做復健會降低骨癒合時間

骨折通常六個月左右就能癒合良好,若是有延遲癒合,也有可能是因為怕痛不敢做復健,長期臥床的結果,以致骨頭周邊軟組織更加無力,也都會降低骨頭癒合時間。

震波治療可刺激骨再生及癒合

劉燦宏主任進一步指出,這類骨折病人,採用震波治療,就可以刺激骨骼再生,進而使之癒合。體外震波治療骨癒合不良,是以高能量及高頻度的方式撞擊治療部位,可刺激骨組織血管新生;此項治療對於五十肩、網球肘、肌腱炎、足底筋膜炎等也都有療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9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COVID-19疫情未歇,全民進入防疫時代,2020國際綜合醫療高峰論壇邀集學者專家齊聚台北醫學大學,共同探討COVID-19疫情下的疫苗、新藥研發及感染控制等議題。 北醫大董事長張文昌在高峰論壇中表示,年初至今的8個月以來,新冠肺炎重創全球,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領導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31)日上海出現3例由台灣入境,在當地確診個案,上海市衛健委批評,台灣防疫有很多大漏洞不仍忽視,奉勸民進黨當局以專業態度防疫。今疾管署例行記者會,副署長莊人祥回應,由個案資料判斷,感染地或是否感染,可能都有待討論,但仍感謝陸方提供我方個案資料,方便接觸者疫調追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準媽媽在知道腹中有孩子那一刻起,肯定都心懷期待等待著與小孩見面的那一刻,然而懷胎10月的最後那一刻,幾乎數十小時「痛徹心扉」,都是媽媽們一生無法忘懷的「甜蜜負擔」。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蕭國明提醒,臨床經驗下,產婦全程無痛生產,不會明顯提高不良風險,準媽媽們可以考慮採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30歲的吳小姐,任職百貨公司櫃台小姐,患有狼瘡腎炎(Lupus nephritis)於前年因尿毒症明顯開始接受長期腹膜透析(CAPD)治療,因常吃火腿三明治、肉鬆等過量高磷食物,又常忘記或不正確服用降磷藥物,導致高磷血症;去年11月手指及腳趾和四肢多處發生皮膚鈣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