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騎自行車風潮盛行 運動傷害人數增

騎自行車風潮盛行 運動傷害人數增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環保意識抬頭,全球推行節能減碳政策,台灣近年也有公共自行車系統,許多民眾會用來上班通勤,或當作旅遊的交通工具使用。不過,醫師指出,其實根據個人的身高、男女的生理構造不同,車架長度、椅墊設計也有不同,但公共自行車為單一款式,長時間騎乘容易造成運動傷害。

每逢上下班時間、假日好天氣,公共自行車總是「一車難求」。台北有YouBike微笑單車,新北市有NewBike,台中市、台南市也有iBike城市單車及Tainan Tour Bike,高雄則有City Bike鐵馬環道,另外屏東市、桃園市即將設置。

近年單車風潮盛行,騎自行車已經成為全民運動。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楊卿潔指出,近年騎自行車的人數明顯增加,卻也造成許多人發生意外傷害及運動傷害,其中以摔傷、擦傷的意外傷害最多,特別是天氣晴朗的夏天,受傷人數一下就暴增許多。

除了意外傷害,楊卿潔表示,因為騎自行車發生運動傷害的人也不少,通常都是因為長時間騎乘、姿勢不正確及自行車選擇不當所造成。其實要避免騎自行車發生運動傷害,要根據個人的身高、手長,選擇不同長度的車架,而男女因生理結構不同,也有不同的椅墊設計可供選擇,但公共自行車系統為單一款式,最好避免長時間騎乘。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238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美國贈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預計7月1日就能開啟廣泛施打,但mRNA疫苗是全新技術,《美國皮膚科醫學期刊》在4月發表1項研究,發現接種mRNA疫苗會有「延遲性」紅腫反應,施打疫苗後7至8天才會出現,目前機轉不明,可能因疫苗賦形劑導致,不需要太緊張仍可接種第2劑。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肘關節內上髁骨折是常見的肘部撕脫骨折,像是在平地跌倒、投擲等運動損傷都可能埋下危險因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賴禹呈表示,主要因球時內側手肘承受強大的外翻力量,當肌肉或韌帶突然猛烈收縮,就可能使附著的內上髁生長板拉斷、撕脫,臨床上又以9至14歲青少年為高危險族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孕婦納入公費接種第6類對象,且能選擇疫苗,這對準媽媽來說,算是遲來的好消息,但目前台灣有莫德納、AZ兩款疫苗,該打哪個廠牌?哪個孕程不適合接種?會有哪些副作用?最幾天成為產科門診最熱門的話題。 ▲孕婦接種新冠疫苗需知。(圖/洪泰和醫師提供) 孕婦普遍想打疫苗 卻又怕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