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然而長時間跑下來造成的肌肉緊繃和痠痛卻不是人人樂見的,有時甚至會影響到日常活動。除了冰敷、按摩外,較為和緩的瑜珈運動其實也是不錯的放鬆選擇,因此這裡提供給大家一篇來自GAIAM life的文章,推薦你六種不同的瑜珈姿勢,幫助舒解不適症狀與提升跑步技巧。
立下跑馬決心是人生一項重大的改變和里程碑。但在之前的訓練過程可能會讓你充滿水泡、結繭、肌肉疲勞痠痛、體虛或受傷。但是瑜珈可以幫助你:
馬拉松賽季已盛大展開,為此,瑜珈教練Gwen Lawrence特別推薦給大家六種瑜珈動作,可以在每天訓練前後,或是完跑一場激烈的比賽後搭配進行。適用於各種程度的跑者。
1. Opposite Arm, Opposite Leg
這是一種很棒的暖身方式,能讓你在激烈的跑動前伸展膕繩肌腱、小腿肌和下背部。也可強化肩膀,減少因肩膀無力造成的姿勢走樣和呼吸不順。
2. 站姿體前彎 (Standing Forward Bend)
保持你的腿部肌肉放鬆、有彈性以應付伸展力道。如果做的夠標準,同樣也能共讓你減低背部的緊繃感。想要更有挑戰性?讓身體貼著牆壁進行。
3. Heavy Legs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有令人驚艷效果的動作之一,大大降低跑步後「鐵腿」的症狀,並促進淋巴循環讓身體充滿活力。簡單又有這麼多好處,你一定要嘗試!
4. 英雄式 (Hero Pose)
阿基里斯腱和小腿肌發生狀況,對熱血跑者是相當嚴重的問題。所以,將這項動作加入訓練,別讓傷病毀了你的成果。經常練習、伸展,每次持續2到3分鐘,將有效避免運動傷害。
5. 鴿式 (Pigeon Pose)
運動員往往會遇到臀部、坐骨神經區塊疼痛的問題,而瑜珈鴿式就是最佳解藥。增加股四頭肌變化版:後腳彎曲,同側手向後伸輕輕拉住,保持身體平衡。許多跑者僅專注在膕繩肌腱的伸展上,而忽略其他部份。戶外練跑時經常會遇到上下坡,所以股四頭肌的伸展也相當重要。
6. 蛙式 (Frog Pose)
這個動作可以解決鼠蹊部的伸展問題。此時採用蛙式坐姿約5分鐘,想辦法長時間維持、專注於呼吸,便能預見跑道上的成功。骨科的研究顯示,你的臀部如果能更有延展性和彈性,脆弱的膝蓋受傷機率會小一點。
以上六種瑜珈的姿勢可以幫助你增加敏捷度、彈性以及身體復元能力,完成高水準的表現。
資料來源:GAIAM life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