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首月減重16公斤! 義大微創術助老婦重生

首月減重16公斤! 義大微創術助老婦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現年60歲的王太太(化名),20年前因家族性遺傳造成肥胖,連帶影響身體狀況,在家人的支持下,接受了當年蔚為風行的傳統開腹減重手術。術後雖瘦下十幾公斤,但因無後續追蹤,生活方式也幾乎沒有改變,導致兩、三年後隨即復胖,甚至超越術前體重。幸而以腹腔鏡「胃繞道手術」,術後不到一個月,體重減輕了16公斤。

「胃繞道手術」減重 全團隊提供專業服務

義大國際減重暨糖尿病中心蔡明憲主任表示,減重手術首要應考量患者終身的安全性,而非短期可見之效果。身高156公分體重卻高達92公斤的王太太,當初因肚痛、噁心、黑便等症狀前來就醫,診斷發現竟然就是20年前開腹手術導致發炎、潰瘍,蔡明憲主任當機立斷建議以腹腔鏡「胃繞道手術」進行二次減重,同時切除發炎的病灶,術後不到一個月,體重從92公斤減輕至76公斤,原先併發症也都痊癒。

蔡明憲主任說明,每次減重手術的成功,不僅僅倚靠執刀醫師的技術,從術前評估到術後追蹤,都需各領域之專業醫護人員把關。為此,義大減重中心集結營養師、心理師、體適能師及個管師,按照不同需求提供專業諮詢服務,讓每一位患者從生理到心理都有全方位的照護。

機器人微創手術傷口小、出血少、恢復好

此外,蔡明憲主任近日甫搭配高階能量器械,完成中南部第一例第四代機器人胃切除手術,希冀能透過更好的技術,讓民眾受到最完善的醫療照護。醫師也進一步補充,微創手術的特點即是利用最小傷口,使患者生活品質大幅提升,也讓操刀醫師能更精準執行,進而減少合併症狀及出血量。

術後仍需控制飲食、持續運動 才能維持減重效果

儘管手術成效增加,許多患者至今仍有錯誤觀念,認為術後就此一勞永逸,導致復胖情形一再發生。蔡明憲主任提醒,術後需要長期飲食控制、運動習慣養成,以及家人朋友在心理層面上的支持。醫師最後也呼籲,減重術式日新月異,病友可與專業醫師討論且經過縝密的評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能有效減重、重拾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1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近日發表研究指出,住院患者如果接受60歲以上年長內科醫師診治,住院一個月內的死亡風險,會比給40歲以下年輕醫師診治來得高。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60歲以上醫師 每診治77人多死1人研究人員指出,接受40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很多人怕胖不吃糖,對於代糖(人工甜味劑)就毫無忌禪;其實,代糖吃多了,也會出事。根據研究顯示,經常喝含有代糖的飲品,會使得腦中風與失智症的風險增加,不得不慎!代糖吃太多有腦中風以及失智症風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周千欽表示,喜歡吃甜食的人攝取到含代糖飲料的機會就會比較多...

閱讀詳情 »

妳是不是跟我一樣,每天下班(下課)回家,雖然已經累得要命,卻仍捨不得上床睡覺。習慣性地癱在沙發上,不是拿著電視遙控前前後後上上下下按來按去、就是盯著iPad追劇、拿著手機猛滑?! 這一按一滑交替間,就這樣來到了午夜,匆匆梳洗完準備睡覺,躺在床上仍依依不捨的拿起電腦或手機再度「巡」一下,深怕錯過任何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主要傳播日本腦炎病媒蚊,包括三斑家蚊、環蚊家蚊以及白頭家蚊,每年腦炎病例多發生在5月至11月,6月至7月則為流行高峰;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豬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因此像是豬舍、其他動物畜舍,甚至包括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都為病媒蚊容易孳生地方,民眾應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