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超市或大賣場的冷藏櫃可看到一盒盒的豬油,但消費者較無法掌握品質及製程。
要吃到好豬油,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建議自製, 榨油法分為乾式和濕式兩種。 台灣使用的乾式榨油法是將肥肉下鍋,
直接加熱榨出油;英國使用的濕式榨油法則是先將肥肉放進冷水中慢慢煮沸,油脂榨出後會浮在水面,待水涼後即可撈出。
濕式榨油法的豬油味道較清淡、顏色偏白,且發煙點較高,約190度,也比較健康。
他提醒,豬油拌青菜、拌麵都可以,但一定要適量,不要多用。
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主任羅玲玲建議,豬的內臟周圍和腰腹、後背部的脂肪是比較好的油,
因為不同部位的豬肥肉也有品質差異,內臟周圍脂肪較早生長,受環境、飲食影響較少;
其中品質最好的是腎臟周圍的脂肪,俗稱板油,顏色較白,但量不多。
用油不必太忠誠
由於每種油所含的脂肪酸量和比例都不同,因此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建議,
不必只鍾情於某種油,廚房裡最好能依烹調習慣準備低溫、中溫、高溫三種油。
比如她家就拿亞麻籽油拿來涼拌沙拉或拌麵,橄欖油或芥花油拿來炒菜,用完之後也換換其他油,
「平時就要靠不同的油脂,均衡攝取不同的脂肪酸。」偶爾油炸則挑選飽和脂肪較高的椰子油或豬油,
但她仍鼓勵大家少吃油炸食物。
文化大學食品營養系主任施明智家中只用大豆沙拉油,因為它價格便宜,
如果拿來油炸就是很差的油。
若真要油炸,他則建議發煙點高的芥花油。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