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餿水油到底毒不毒?|台灣好食材

餿水油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到底如何?真令人感到一頭霧水。許多專家都說有毒,但偏偏人民所仰賴把關的衛福部卻只抓到強冠公司原料油僅有酸價偏高的問題,其他皆屬合格,引起輿論譁然。清華大學化學系凌永健教授直指,分明是衛福部的檢測項目錯誤,應該針對油溶性毒物進一步檢測才是!

餿水油到底毒不毒?|台灣好食材

就算是廢棄的回鍋油,也有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毒物質。


精煉可騙過既定目標檢測
凌永健說明,餿水油透過洗滌、脫酸、脫色、脫臭等精煉過程,雖然可除掉其中有害的極性化合物,不過仍難以除掉有害的油溶性物質。而食藥署所檢測的酸價,所代表的物質就偏向油溶性。

凌永健說,衛福部訂定的檢測項目,只能針對正常新鮮的食用油,而不能針對精煉過的餿水油。因為業者藉助油水分離處理回收油時,水溶性物質會跑到水層,以致於之後檢測油層時未驗出超標,但不少的油性毒素仍藏在餿水油裡,如戴奧辛、多氯聯苯、多環芳香烴、丙烯醯胺等。

凌永健:應採「網魚」檢測法

消基會也質疑,強冠的網頁公布了自送油品的檢驗報告(委託SGS公司檢測),裡面有多款油品都檢出重金屬等物質,但為何衛福部只抓到酸價偏高?且從三聚氰胺、塑化劑、毒澱粉的食安事件,早已證實不能單靠食藥署公告的檢驗項目判定安全性,更嚴格的說法是,衛福部的「檢驗報告」早已是業者脫罪的利器。

凌永健認為,衛福部訂定的檢測項目反而成為業者努力「通過」標準的目標,顯示這樣的檢驗法不足以因應日新月異的摻偽和造假手段,無法監測表列目標物之外的違法添加物。

他建議採用「網魚」(非目標物)的檢驗法,亦即同時檢驗多種化學物質,提供證物的化學指紋圖(身分證),讓黑心食品無所遁形。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頭痛的問題不一定出現在頭部,很可能要先醫鼻。1名婦人因為長期偏頭痛,頭痛欲裂難以忍受,深怕自己腦部長了腫瘤,到醫院做了詳細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檢查,最後竟發現鼻過敏才是頭痛及頭暈元凶,但常因沒有嚴重鼻塞而輕忽,經評估後接受低侵入性的鼻過敏神經截除術,終於擺脫惱人鼻塞及偏頭痛困擾。 資深耳鼻...

閱讀詳情 »

(記者張耀元報導)日前某美容團體透過媒體發布消息,建議要接受美容醫學相關治療的求診者,只能找整形外科或皮膚科專科醫師之診所,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認為此報導內容偏頗且有誤導民眾之虞,建議求診者應該關心的是該醫師是否受過美容醫學專業訓練,以及美容醫學之治療經驗是否豐富,而不是醫師之專科別。 中華民國美...

閱讀詳情 »

輔仁大學附設醫院今天為心血管中心舉行祝福禮,象徵心血管治療進入新的里程。現場除了專長心臟血管外科的院長王水深,專長心臟內科的副院長江福田、許寬立、心臟內科主任葉東峰及心導管室同仁等、各單位主管同親到場同賀。 院長王水深說,輔大醫院心血管中心已經運作,可以24小時施作心導管手術。心臟健康很重要,謝謝企...

閱讀詳情 »

酒癮問題常伴隨家暴議題,根據國內研究顯示,在台灣的酒精成癮者中,有9成的患者是「喝酒不會臉紅」的民眾,體內能快速代謝酒精,也比較難喝醉,也使這群人更容易接觸到酒精,長期接觸後,容易造成酒癮。 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台灣成癮學會理事長黃三原昨於「酒癮治療專家諮詢會議」中表示,三總先前曾做過一項研究,研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