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餐桌上又少了一種魚因為它100%致癌

餐桌上又少了一種魚因為它100 致癌

南京一位26歲女子,胃部出現不適有四個多月,不想吃飯,每晚只吃“酸菜魚”才有胃口。發展到不能進食後,她才去醫院檢查,被發現全胃瀰漫性癌浸潤,醫生不得不將胃切除。醫生說,最近連續接診四例這樣的年輕胃癌患者,讓他深感吃驚,這些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竟驚人相似,都是酸菜魚和火鍋愛好者。專家指出,胃癌年輕化與年輕人的不良飲食習慣和社會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有密切關係。

為什麼吃酸菜魚會得胃癌?

  

  醫生說,醃製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它的致癌作用已經非常的明確。酸菜魚是人們喜歡的一道菜餚,但是酸菜也是醃製的食物,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與人體中胺類物質生成亞硝胺,是一種容易致癌的物質,偶爾食用沒有關係,但天天吃就容易增加風險。在吃這些醃製食品後,如能吃些獼猴桃、柚子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飲用綠茶,可以阻斷強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減少胃癌和食道癌的發生。

 

  胃癌的發生給廣大患者帶來了痛苦,胃癌其實可以在早期預防,但是大多數患者並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患上胃癌,當病發時才想到去治療,那麼,生活中哪些因素會導致胃癌呢?

 

生活中哪些因素易致胃癌?

 

  1、高鹽飲食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食用含鹽量高,熏制及醃漬的食物,覺得此類食物有口味。殊不知,此類食物若長期食用,易引發胃癌的發生。高鹽類飲食尤其是做熟的飯菜,若隔夜進食,其中的亞硝酸鹽易發生反應嗎,形成亞硝酸胺,亞硝酸銨是一種高致癌性的物質,對胃癌的發生和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發病率較高,可能機體免疫功能障礙,對癌症的免疫監督作用下降,在胃癌發生中有一定意義。

3、不良的飲食習慣

  日常生活中因工作繁忙,現在人多養成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像進食過快、吃過燙的食物以及一日三餐不規律進食等。此類習慣都非常容易導致胃癌的發生。

4、環境因素

  不同國家與地區發病率的明顯差別說明與環境因素有關,引起胃癌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飲食因素。食鹽可能是外源性胃癌誘發因素之一,居民攝入食鹽多的國家胃癌發病率也高。亞硝胺類化合物已成功地在動物體內誘發胃癌。熏制的魚肉含有較多的3,4-苯並芘(benzopyrene);發霉的食物含有較多的真菌毒素;大米加工後外面覆有滑石粉,其化學性質與結構都與石棉纖維相似,上述物質均被認為有致癌作用。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37歲的俊廷在國中時莫名出現嚴重腳腫,就醫檢查後診斷為痛風,後來身體各處陸續不斷水腫,但因發作不頻繁讓他漸漸不以為意。直到多年前喉嚨突然腫脹,讓他不但說話困難,甚至連呼吸也很喘,趕緊前往醫院急診,發現呼吸道縮小到只剩10%空間,由於俊廷媽媽是因喉嚨腫脹影響呼吸而過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東南亞國家有不少年輕男性為了增加雄風,自行在下體注射凡士林希望讓陰莖增大,但要小心恐造成副作用。日前一名25歲移工阿賓,五年前在菲律賓因聽信友人建議在包皮下注射凡士林讓陰莖增大,起初確實因尺寸增大而感定自信,但近來不僅注射部位開始逐漸變硬增厚,也時常感到疼痛,甚至嚴重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有些人身體沒什麼大毛病,卻常抱怨這酸那痛,提個重物就喊腰背痠痛,讓家屬朋友不禁懷疑,他們是不是有「公主病」,驕生慣養,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醫師許宏志表示,門診就曾有年輕媽媽因為經常性腰背疼痛、不斷扭傷手腳,加上作息不正常、焦慮失眠而深受所苦,還被家人同事誤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準媽媽「小梅」懷孕5個多月,本身已有糖尿病病史,但懷孕過程中飲食沒節制,吃多、喝多且體重增加破表,原本沒有其他不舒服所以並不在意,直到產檢發現血糖異常,進一步檢查後,胎兒已出現肢體畸形等發育異常症狀,無奈下只得選擇中止妊娠,醫師呼籲,孕媽媽與準媽媽們務必正視血糖問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