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養生須知:男性易忽視的15個癌症信號

男人通常大大咧咧,對癌症信號不那麼敏感。萊昂納德‧萊奇頓菲爾德博士是“美國癌症學會”全國辦公室副首席醫療官,日前他在“網絡醫學博士”網站撰文,指出要想早期發現癌症,男性必須關注以下的15種症狀。

養生須知:男性易忽視的15個癌症信號
1. 乳房腫塊
很少有男人會注意自己的乳房,但它確實需要留心。如果你發現胸部出現腫塊、皮膚凹陷或起皺、乳頭內陷、乳頭或胸部皮膚發紅或角質化、乳頭分泌膿液等,一定要及時就醫。

養生須知:男性易忽視的15個癌症信號
2. 疼痛
隨著年齡增加,男人會經常抱怨疼痛。大多數疼痛與癌症無關,有些則是癌症的前兆。

養生須知:男性易忽視的15個癌症信號
3. 睪丸變化
睪丸癌多發病在20~39歲之間。建議男性每月自查一次睪丸。睪丸不管增大還是縮小都值得注意,如果出現腫脹、結塊或感覺沉重都應及早就醫。

4. 淋巴結變化
如果發現腋下或頸部的淋巴結增大或出現腫塊,一定要去醫院。

5. 發燒
原因不明的發燒也許暗示著癌症,但也可能是其他小病所致。大多數癌症都會在某個階段出現發燒,通常是在癌細胞從原位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時。此外一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或淋巴瘤等也會導致發燒。

6.體重驟減
在沒有節食或加大運動量的前提下,如果你的體重在3~6個月內減輕超過10%,就應該去看醫生。

7. 腹痛和抑鬱
如果發生腹痛同時伴隨抑鬱就要去檢查,它很可能是胰腺癌的症狀。這種病的其他症狀包括黃疸、大便顏色發灰、小便發暗,有時還伴隨全身發癢。

8. 疲勞
疲勞是癌症的另一項模糊指標,常出現在白血病、直腸癌或胃癌初期。如果感覺極度疲勞,休息後不見好轉,應盡快去看醫生。

9. 持續咳嗽
如果咳嗽的時間超過三四個星期,或者咳嗽的模式發生了變化,應該去看看醫生。它有可能是癌症的預兆,也可能是慢性支氣管炎或胃酸倒流等。

10. 吞咽困難
這通常是胃腸道癌如食管癌的伴隨症狀。

11. 皮膚變化
許多人都知道痣的變化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但色素沉著的變化、突然皮下出血或大面積角質化等也須注意。

12. 異常出血
如果大小便、痰中帶血,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大便中帶血不一定是痔瘡,可能是直腸癌所致。

13. 口腔變化
如果你抽煙或嚼煙葉,要對口腔或舌頭上出現的白色小點尤其注意。它有可能是黏膜白斑病,發展成口腔癌的幾率很高。

14. 排尿問題
上了年紀的男人泌尿係統容易出問題,尿急、尿頻、尿不盡、大笑或咳嗽時失禁等都可能由前列腺增生導致,它也有癌變的風險。

15. 消化不良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發生嚴重消化不良時,常誤以為自己得了心臟病。持續的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咽喉或胃部腫瘤的表現。

資料來源:新華網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師,我的CA-125偏高,是不是得卵巢癌了?」 這是診間常見的詢問,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部長朱堂元醫師指出,很多因素都會使CA-125升高,且有一半卵巢癌的數值都呈現正常,應搭配陰道超音波和內診;不過,卵巢癌仍沒有完善篩檢方式,更重要是預防,呼籲無生育、有家族史等婦女...

閱讀詳情 »

外送地區 LINE:5201479 台北: 北投區 士林區 內湖區 汐止區 南港區 信義區 文山區 大安區 中正區 萬華區 松山區 中山區 大同區 三重 新北:蘆洲 五股 新莊 板橋 土城 中和 永和 新店 泰山 (林口 龜山 淡水) 中部:大雅區 西屯區 北屯區 南屯區 大里區 烏日區 東區 西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嘉義報導】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雖已逐漸趨緩,但大家仍須遵守防疫新生活運動。新冠肺炎伴隨的症狀多,如發燒、四肢無力、呼吸道症狀,也有部分病人出現味嗅覺的異常,嘉義長庚醫院中醫科吳清源主任表示,藉由平日按摩特定穴位,可達到身體保養及緩解改善味嗅覺異常症狀之效。 味嗅覺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再次截斷3無確診連續天數!今(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1名境外移入新冠新確診病患,昨(20)日由墨西哥入境,主動告知身體曾有異狀,立即採檢後送集中檢疫所,今日確診隔離治療中。同時,磐石艦抗體檢驗結果,專家小組仍在討論,目前初步研判8人有抗體反應,相互間有無關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