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養生必看!出乎您意料之外,最有效的養生方法竟然是免費的!(絕對值得收藏分享)

養生必看!出乎您意料之外,最有效的養生方法竟然是免費的!(絕對值得收藏分享)

意料之外,最有效的養生竟然是免費的

1、睡前泡腳20分鐘

每天用熱水泡腳20分鐘,可以使心臟病患者的心臟血管機能得到改善。泡腳還能使血液迴圈加快,緩解疲勞,促進睡眠。年輕人每天泡15-20分鐘,老年人可延長至20-30分鐘,水溫不要超過40攝氏度。

2、午餐,吃夠30分鐘

用“短平快”形容現代人吃飯的節奏一點也不過分。但是,一再壓縮吃飯時間,也是在壓縮我們的壽命。專家建議,用15-20分鐘吃早餐,中餐則用30分鐘左右,每口飯菜最好咀嚼25-50次。

3、手機響5秒再接

只要短短的5秒,就可以大大降低得腦癌的風險。手機在撥出號碼和剛接通時,信號傳輸系統還不穩定,電磁輻射的功率最大。因此,接聽電話最好等上5秒鐘,再將手機貼近耳邊,會減少很多輻射。

4、想發火忍耐10秒

高壓的生活,讓越來越多的人“無法控制自己”。面對壓力時,請在反應過激之前給自己10秒的緩衝,使自己慢慢冷靜下來。以生氣應對壓力的男性,精神疾病患病率會比不愛生氣的人高3倍。

5、蹲1分鐘馬步

不管你每天在椅子上做多久,都請每隔1小時坐1分鐘“看不見的椅子”——蹲馬步。馬步主要是為了調節“精、氣、神”,在蹲馬步的時候,要求凝神靜氣、呼吸自然,蹲得深、平、穩,以練習喉、胸、腎等器官,並使腹部、腿部肌肉繃緊,以達到全身性鍛煉的目的。

6、醒後躺2分鐘再起床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超過200萬人死於中風。在中風和猝死的病例中,25%左右都是在清晨起床的一刹那發病。因此,早晨醒來,不要急於起身,應在床上靜臥2—3分鐘再坐起來,坐2—3分鐘後再站立起身。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解釋說,“閃電式”地從臥位變為坐位,甚至下床活動,很可能會因為血壓迅速變化引起腦部急性缺氧缺血而跌倒。

7、牙要刷夠3分鐘

有調查顯示,超過六成以上的人都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刷牙時間不夠3分鐘,刷了也等於白刷。“一般刷牙的時間應該控制在3分鐘左右,早,晚各一次。”洪昭光說。正確的方法是,按上下左右,唇頰齶舌各面按順序洗刷,每次以移動1-2個牙齒為宜,仔細刷完全口牙齒需4-5分鐘。如果用電動牙刷,刷夠2分鐘即可。

8、炒完菜,油煙機再開4分鐘

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通風系統差、燃燒效能極低的炊具上做飯,對健康造成的損害相當於每天吸兩包煙。因此,炒完菜後還要讓油煙機再開4-5分鐘,以便完全吸走有害物質。

9、5分鐘,眼保健操做到老

做一次眼保健操會花去你5分鐘,但眼睛得到的休息,不少於一次“十一”長假。這並不是學生們的專利,從小到老,都堅持這個好習慣吧。尤其是眼保健操的最後一句,“張開雙眼,請到室外活動,或眺望遠處”,一定要照做。

10、每天做家務45分鐘

以走1000步消耗的熱量為基準,拖8分鐘地板或洗15分鐘盤子能達到同樣效果。而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天的日常活動量應該不少於“6000步”。

11、傻笑讓血液迴圈增速21%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最新研究顯示,那些看喜劇時由衷發笑的人,血液迴圈速度會增加21%,並且效果可以持續24小時之久。而當他們看嚴肅的記錄片時,血液迴圈速度會下降18%。“所以,盡可能發現生活中的‘笑點’吧!”耶魯大學預防研究中心主任大衛?卡特茲博士說。

12、刷牙使頭頸腫瘤發病率減少八成

愛護自己的牙齒不僅帶給你更美的外表,紐約羅斯威爾?派克癌症研究中心的新研究顯示,長期牙病導致的頭頸部腫瘤占其總發病率的80%。而消滅口腔中致病細菌的方法很簡單,用上無限極的植雅牙膏即可。

13、泡壺茶,減少兩成中風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的研究顯示,每天喝三杯以上茶的人,比喝茶少於一杯的人中風風險低20%。不論紅茶綠茶,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都可以為血管和動脈提供更好的保護。

14、握握愛人手,壓力少一半

美國精神病學會的研究指出,一個擁抱,緊握愛人的手都是最好的減壓良方。尤其在緊張時,握住那雙你熟悉的手,可以減小血壓、心跳的升幅,讓你更加放鬆、釋然。

15、練練瑜伽,做做健身操,背痛少56%

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顯示,對於有輕度或中度背痛的人,每次10分鐘、每週五次的瑜伽或者健身操可以讓背痛減少56%,還能讓抑鬱指數降低60%。如果沒有條件練瑜伽或者做健身操,平躺放鬆、讓身體的每個部位儘量都貼著床面,也可以緩解背痛。

養生必看!出乎您意料之外,最有效的養生方法竟然是免費的!(絕對值得收藏分享)

歡迎分享~~~~~~~~~~~~~~~~~~~~

 

其他閱讀:

必看!『免疫系統』的驚天真相,

寫得太好了,你的身體你必須明白!(快快收藏與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5395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年一度家家戶戶大團圓的日子,不論是在外工作的家人、出外求學的遊子,還是好久不見的親朋好友,藉著農曆年節,通通團聚在一塊。不管是大魚大肉、零食餅乾還是走春伴手禮,一樣都不少。在這放鬆又和樂的氣氛下,正在減重或有血糖問題的朋友們可要提高警覺啦!年節過的盡興,也要過的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冬天易腦中風,醫籲緊急送醫,把握3小時黃金時間!全台每年有將近5萬名新增的腦中風患者,若未在黃金3時內即時處置,容易引起嚴重後遺症,如殘障,嚴重甚至死亡。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朱海瑞提出「臨、微、不、亂」口訣,提早發現中風早期徵狀,提早送醫治療。腦血管疾病十大死因 每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糖化血色素濃度偏高和偏低,可能透露衰老速度警訊!血液糖化血色素數值過高,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有關。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群建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吳易謙發現,身體功能衰退速率,也與血液中糖化血色素濃度高低相關。糖化血色素 糖尿病指標糖化血色素的濃度與老年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熱愛排球的中年男性,某次排球友誼賽中,覺得右手食指好像扭到,先找民俗療法「喬」,當下痛到飆淚。返家後患處疼痛不已,且整個手掌、手背瘀青腫脹,嚇得他連忙就醫治療。檢查發現,男子食指近端指骨骨折,醫師提醒,民眾遇運動傷害接受喬骨前,應先接受醫師診斷,確定是否骨折或關節脫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