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飯後做「這件事」會損害心臟引發癌症!別再傷害你的身體了!

飯後做「這件事」會損害心臟引發癌症!別再傷害你的身體了!
習慣於吃飯時或是 飯後配冷飲嗎?

很舒服、很爽,尤其邊揮汗大啖麻辣鍋、邊喝冰,沙士,實在很有滿足感。

如有這個習慣,請看看以下的介紹:心臟的最大剋星就是吃飯後,絕不喝冰涼的食物這是各界心臟病專業醫生一致指示!

請您仔細閱讀並且把它轉寄給您的朋友!

心臟最怕什麼??

冰冷的東西

另一個論點告訴你,不要喝冰水,不要吃冰,多吃熱的東西。

如果你要健康長壽,

就該知道:心臟的<最大剋星>是什麼 ?

飯後做「這件事」會損害心臟引發癌症!別再傷害你的身體了!

飯後做「這件事」會損害心臟引發癌症!別再傷害你的身體了!

吃過飯之後喝一杯冰冷的飲料的確很舒服,然而,冷開水會使 你剛剛吃下肚的油膩膩的食物凝結在一起,而且會使胃腸的消化作用變慢,一旦這一大坨像爛泥的東西碰到胃酸, 就會分解而很快地被腸子吸引,它會附著在腸壁上,沒多久它就會變成脂肪,而導致癌症,所以說,吃過飯之後最好還是喝一碗熱湯或一杯溫開水。

 

心臟病發作的一般 徵兆請你特別注意:並不是所有心臟病發作的時候都會左臂疼痛,你倒是要留意你頸項的劇烈疼痛。

 

心臟病發作的時候不一定會胸口疼痛,而噁心和猛烈的盜汗才是心臟病發作時常見的症狀,有 60% 的心臟病在睡夢中發作而患者因此一覺不醒,頸項疼痛常常會把你從熟睡中醒過來,所以要特別小心,我們 懂得越多,活命的機會就越大。

 

一位心臟病專科醫生說,如果每一個讀到這個資訊的人都把它傳遞給 十個朋友,至少可以救活一個人!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日前1項研究指出,比起從牛排獲取脂肪,從橄欖油獲取脂肪,更能夠降低罹患中風的風險。這項針對100,000多位健康專業人士進行的研究發現,多年來選擇植物油和其他植物性食物作為脂肪來源的人,罹患中風的風險通常較低。 植物性脂肪攝取量較高者 罹患中風的可能性較低 整體來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國健署早在2020年公布台灣已正式進入「肥胖國度」,18歲以上成人過胖比例高達47.97%。WHO曾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病,且現在許多研究顯示許多癌症背後的危險因子都與肥胖相關。根據醫學上的統計,體重愈重者,慢性疾病發生率愈高,死亡率也相對提高,常併發的疾病如糖尿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即將開始的第15輪疫苗施打,如果你是第1劑接種AZ疫苗的人,在第2劑可選擇「混打」其他品牌的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鬆口確認,第1劑施打AZ的97萬人,在第15輪疫苗施打可選擇AZ、BNT或莫德納。 預估97萬人 第2劑可選3款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憂鬱和失智是影響老年身心健康的兩大威脅,全球有7%及5%老年人口,深受憂鬱症和失智症所苦,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更高,失智症則讓長者喪失活動能力,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 身動腦動互動 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 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說明,台灣65歲以上長者,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