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安問題層出不窮 教育毒物知識才能解決

食安問題層出不窮 教育毒物知識才能解決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年國內面臨一波波食安問題,搞得人心惶惶!包括販賣業者及消費者都害怕接觸有毒食品,影響生意經營及危害健康。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韓柏檉表示,社會大眾普遍缺乏毒物知識,建議政府應從教育業者、民眾著手,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委託台北醫學大學,在全台辦理25場巡迴「消費者保護與風險教育講習課程」,邀集超過1200位通路業者的賣場工作人員參加,指導可能遭遇的各類食安問題、正確的爭議處理方式,以及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等衛生相關法規。

負責此計畫的主持人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韓柏檉指出,針對參與課程業者,進行課前、課後認知測試比較,結果發現,對於「廣告不實的罰鍰」認知率提高至7成,「消費爭議通報及處理流程」認知率提升至8成,而「如何預防食安問題」僅3成5。

對此,韓柏檉強調,目前通路業者及消費者對於毒物普遍缺乏正確知識,難以分辨毒物造成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建議政府應定期辦理食品安全講座,從教育著手才能根本解決食安問題。他也呼籲賣場通路及食品業者要有良心、誠心、貼心,提供民眾安心無虞的產品;消費者選購食品則要注意包裝完整、標示齊全、產品有效日期、保存方式、食用方式、保留消費憑據。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276

相關推薦

在接受益生菌療法,往往在初期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而這種不舒服的反應統稱「暝眩反應」,也做是所謂的「好轉反應」。所以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其實並不是甚麼副作用,而是體質正在轉變或是身體正在排除毒素廢物的表現。 以下是食用益生菌可能會出現的「暝眩反應」 另外也有些人期待吃完益生菌不久後,身體健康症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生活繁忙,加上女性意識的抬頭,越來越多職業婦女選擇「先拼事業,再生孩子」,等到事業有成時想要求子求女,卻發現身體條件已不如從前了。內政部統計,約有六成婦女在30-35歲才選擇走入家庭,現代婦女求學時間較長,進入職場後也開始追求事業的成就和穩定,因應晚婚的趨勢,年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疝氣是什麼?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卻可能發生在你我周遭人的身上!你怎麼能不認識它?疝氣專科名醫曾振橿指出,當身體中器官從正常位置移至不正常位置時便稱為「疝氣」。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腹股溝疝氣」。也就是原本應在腹腔內的內容物(以小腸為主),因腹壁較弱或先天形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