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癌是癌症?長者女性好發

類癌是癌症?長者女性好發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近年來因為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廣四癌篩檢,許多民眾接受了大腸癌篩檢的糞便潛血檢查。一旦大便潛血陽性,大多數民眾會接著接受大腸鏡檢。可是除了一般常見的息肉以及腺癌之外,一小部份的人得到了類癌(或稱為神經內分泌腫瘤),民眾常提出的疑問是,類癌是什麼? 那是癌症嗎?會轉移嗎?
類癌好發於老年人   
大腸鏡檢查可發現
斗六成大醫院一般外科詹仁豪醫師表示,類癌主要好發在6、70歲的老人家,女性以及有家族病史者是另外的危險因子。類癌細胞的生長較溫和緩慢,惡性程度不如常見的癌細胞,而且通常沒有症狀,大多數是透過大腸鏡檢查的意外發現,許多病患發現的時候都已經太大或是轉移了。根據統計,大腸類癌大約占全部大腸腫瘤的1/100左右。
初期發現療效佳 存活率高
詹仁豪醫師指出,一般而言,小於1公分以下的類癌可以經由大腸鏡切除或是局部切除,這些病人5年的存活率接近100%,而且不須接受任何的化學藥物治療,早期發現的類癌,治療的效果是相當好。若是在1公分以上的類癌就必須考慮細胞的分化程度,以及有無侵犯淋巴管或血管,在較惡性傾向的病人是必須接受一定範圍的大腸切除合併淋巴廓清手術。對於已經轉移的病人而言,預後效果不佳,淋巴節轉移的患者5年存活率約49%,至於已經遠端轉移的病人5年存活率只剩下26%。
大腸鏡檢查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許多早期的病灶,這些疾病早期治療都有不錯的成效。當接受大腸鏡檢查時,如果不幸得到類癌不要慌張,與醫師討論腫瘤大小以及接下來的處置方法。若是小於一公分並且已經切除,只需定期追蹤大腸鏡即可。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07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福部105年統計資料顯示,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其中胰臟癌近十年來罹病人數逐年攀升,在所有癌別中死亡率排名第八。醫師指出,胰臟是位於後腹腔的內分泌器官,會分泌胰液將食物分解為人體需要的養分,而一旦產生惡性腫瘤,就可能妨礙胰液分泌到十二指腸,影響胰臟周遭器官運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卵巢長巧克力囊腫 子宮內膜異位症擾職場生活輕忽經痛,竟成職場女強人夢魘!有位32歲的小玲(化名)在上市公司擔任主管職,熱愛工作的她,事業一帆風順,但嚴重的經痛總痛得她無法上班,初期服用止痛藥稍有改善,沒想到後來止痛藥愈吃愈多,效果也愈來愈差,最後因經痛難耐才就醫。經檢查...

閱讀詳情 »

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洛桑加參醫師:專注吃飯,身體自然會告訴你飽了沒或想吃什麼 吃東西,原本是滋養身體的行為,但在不良的情緒影響下,反而會把情緒之毒通通吃進身體裡。回想一下,你是否曾在急躁、精神緊張的狀態下用餐,事後覺得胃不太舒服、消化不良,甚至拉肚子。你是否曾一邊吃飯一邊生氣,罵小孩或跟另一半吵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65歲的彭先生因右腳無法站立,就醫發現右膝關節已嚴重前傾扭曲,因此影響活動力,詳細檢查評估後進行手術,手術後右腳恢復正常。前十字韌帶斷裂10多年 右膝關節嚴重異位變形原來彭先生在十年前曾發生車禍,導致右膝嚴重腫脹。彭先生當時認為手術恢復期非常久,加上肩負家中經濟重擔,因此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