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顆粒便便拉肚子 竟是便秘引起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常有人認為超過3天沒排便才算便秘,其實便祕有許多隱藏版形式!小兒科醫師表示,孩子平時有排便習慣,但大出來總是一顆顆小羊便便或拉稀,家長可別視而不見;如果長期便秘不治療,讓腸道感覺神經遲鈍、蠕動功能變差,等到突然腹痛,也難分辨是單純便秘或有其他潛藏疾病。

一名5歲小妹在2個月前,媽媽發覺她的肚子愈來愈脹,且常打嗝、食慾變差,就醫前3天,常常肚子一用力或一不小心,就會解出水狀的糞便;求診後發現,小妹近2個月有便秘情形,水便其實是嚴重便秘造成的滲便,幸好在控制好便祕後,水便情形迎刃而解。

開業醫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葉勝雄指出,近期就收治過幾名嬰、幼兒,不是拉水便,就是肛門附近皮膚出現痔瘡症狀,其實都是長期便秘引起。他說,一般人認為超過3天沒排便才算便秘,但其實這些小朋友每天都有上大號,但便便形式異常,因此要從糞便的形狀、軟硬度,及是否有長期便秘造成的併發症,才能揪出便秘問題。

葉勝雄舉例,正常的便便呈長條狀,容易排出;一些便秘的小朋友雖然每天排便,但一顆一顆硬硬小小,猶如小羊便便,這些其實是很多天前就形成的糞便,因為一直堵塞在腸道裡,水分被腸道吸收後越來越少,就變成又乾又硬的顆粒狀;如果這些小羊便便組合成又大又粗的硬便,一次大出來恐造成肛裂傷口。

另外,當硬便塞住大腸,只剩下水便可以從縫細中滲出,因為外觀有如腹瀉,常被誤認是拉肚子,若服用止瀉藥,會讓便秘更加嚴重。

葉勝雄提醒,除了上述異常形狀,家長可觀察孩子便便時是否會哭或肚子痛,有無腹脹、活動力變差、食慾減低等現象;有時家長以為小朋友用力是因為便便解不出,但其實是因為肛裂疼痛想用力想憋住,反而加重便祕情形。

長期便秘會使腸道感覺神經遲鈍、蠕動功能變差,等到發生急性腹痛,反而難分辨是單純便秘或其他疾病引起。葉勝雄建議家長,孩子若出現便秘症狀,就應儘早就醫控制,不要擅自用藥,以免治療方向錯誤,造成反效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87

相關推薦

美女多半有骨鬆?門診觀察,國內年輕女性罹患骨鬆比例有大幅增多趨勢,主要與少曬太陽缺鈣有關。醫師也發現,多數民眾都是發生了骨鬆性骨折後,才驚覺自己有骨質疏鬆的問題,且超過7成骨鬆骨折患者未曾接受過骨鬆治療。 骨質疏鬆是健康隱形殺手,彰化基督教醫院啟動骨折聯合照護網,期望能降低病灶危害。(圖片提供/彰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減少醫療資源浪費,台南市立醫院成立市醫好逗陣轉診聯盟,推動分級醫療、落實雙向轉診,目前已與728家基層診所,進行合作,預計年底可望突破千家;台南市立醫院院長蔡良敏表示,包括轉診基層診所數量、檢查結果上傳率、醫療影像即時上傳率等,都是院內積極實踐的項目,確保能達到健保署...

閱讀詳情 »

莫名肚子痛、腹瀉,噁心想吐甚至發燒,卻找不到原因?小心,可能是大腸憩室炎,引發急性腹痛導致!究竟什麼是「大腸憩室炎」?大腸憩室症患者一定會演變成大腸憩室炎嗎?臨床上,又是如何預防、診斷,進行後續治療呢?且聽專家怎麼說。 莫名肚子痛、腹瀉,噁心想吐甚至發燒,卻找不到原因?小心,可能是大腸憩室炎,引發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每天工作、上學面臨不同的挑戰,接觸各式各樣的人事物,無形中累積不少壓力,或許我們自己沒有察覺,但日積月累的壓力可能會導致身心問題,不可忽視!什麼是壓力?洪意晴心理師表示,壓力是來自外在事件的挑戰或困難,讓我們感受到威脅,壓力可分為2種型態:(1) 突然改變的事件:像是結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