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個艷陽天,我走在行人稀少的街道上,走著走著,我看見自己的身軀變成了長長的陰影,日光與陰影,在那當下,同時存在著。
我又想到有一回,在游泳池玩耍,池面有一顆浮球,一時玩興油然而生,我很用力地想要把浮球壓到水面下。但是,我得一直使力,沒多久時間,我累了,使不上力了,沒想到,冒上來的浮球說巧不巧,就打到了我的鼻樑。
什麼是「陰影」?心理學大師榮格是這麼解釋的:「就是我們不想成為那個人。」
我因為在毒癮戒治機構與毒癮受刑人及戒治人工作,有機會多了解他們內在的心路歷程。
有一回,我在團體課程上放了一部關於陰影的片子。
有個受刑人分享說,他很害怕孤單,每次感覺到孤單感時,就會想找藥頭拿藥,然後透過毒品幫助自己緩解孤單感。
有個朋友,多年來一直有酒癮問題,因為酗酒,整個家都快毀了。
覺得志不得伸,讓他想要透過酒精,去紓發內心的苦悶。但當有機會再繼續深入內在自我時,更看見了心裡的那份羞愧感。
每個人,多少都可能會有憤怒、恐懼、不安、嫉妒…等等的內在陰影。面對內在的陰影,很多人都想要打敗它。
的確,我想,大概沒有人會喜歡「輸」的感覺吧。
就像毒癮者、酒癮者,努力地想要用藥物或酒精來讓這些陰影「消失」。
但,人生,是否只有「輸」或「贏」呢?
這個問題,就像對事情的看法,是否只能有「對」或「錯」呢?如果我們只允許自己只有「輸」、「贏」及「對」、「錯」的二元思考,會不會反而會因為失去了彈性,而被困住了呢?
示意圖:資料圖庫
有沒有可能是,任何對事情的想法或做法,其實,只是靠對的一方較多,或者靠錯的一方較多呢?
就像,如果我們對事情只有「應該」及「不應該」的角度,而不是用「合用」或「不合用」的眼光來看,那麼,前者的想法,可能就會讓我們在自己做不到時,加添更多的自責與挫折感。
陰影這東西是這樣的:當我們愈是壓抑心中的陰影,陰影卻更可能在某個時刻反撲,結果就是讓自己遍體鱗傷。
就像被我努力壓在水面下的浮球,一旦壓不了,它就浮了上來,正中我的鼻樑。
相信嗎?我們很多的作為,其實常不自覺地讓我們的內在陰影不斷地茁壯,換言之,我們可能就是那個「凶手」。
不妨想想看,我們有沒有對自己或對別人隱暪過什麼?或者,覺得自己不完美,自己很糟糕?又或者,我們會論斷自己或別人是錯的?我們會責怪別人,認為對方要為我們的不開心與否負責…等等。
說起陰影,我自己可多了。
如同我在前一篇「藝術治療告訴我的事」的文章中所提到的,曾經化為「一張不討喜的,黑色的臉」。
既然陰影必然存在,既然陰影怎麼也避不了,那麼,與其否認陰影,何妨容許我們自己潛入陰影呢?說不定,當我們容許自己去進入陰影裡頭,就有機會重新發現真實的自我。
當然,你也許會問:「那我們該怎麼做?」
停止投射可以是第一步。
關於投射,負面的想法或感受就可能是其中的一個線索。如果,我們對某個人或某件事感到憤怒,它就可能是一種投射。例如,我們很討厭某些人經常遲到,但自己卻在與人約會時遲到。
第二,容許自己可以有彈性。
前面提到「對及錯」、「輸與贏」可以是個例子。任何事情,真的有絕對的輸或者贏嗎?有絕對的對或錯嗎?
對與錯,輸與贏,或許放在不同的平台上看,就會有不同的結果。而如果再把時間拉長,那麼有沒有可能,在看待輸贏上或對錯上,也會有不同的觀點?
容許自己可以有彈性,就有機會幫助我們看待身邊人的行徑時,多些彈性,人一旦有了彈性,就不太容易被某些框架給限制了,而當我們有了彈性,或許,自己的情緒就不容易受到波動了。
第三,放下對自我的論斷或評價。
在我的工作經驗中發現,很多時候,我們的不開心、不快樂或者痛苦,常常與自我論斷與自我批判有關。
我就在想,如果我們是帶著「自己很糟糕」的眼鏡看週邊的人事物,會不會,看到的人事物也會變得很糟糕?
第四,學習不帶著批判的眼光看待情緒。
很多人都會用「情緒失控」來形容一個抓狂的人。其實,情緒本身沒有對錯,也無所謂的失控。
因為,失控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我們面對情緒的「作為」。
我們可否試著學習讓自己像個第三者一樣地,看待情緒的發生,然後,帶著接納與溫暖,去陪伴這些出現的情緒。
前些日子,有個朋友告訴我,當她在生氣的時候,曾經試著透過文字與自我對話,結果發現到,反而比較能夠平靜地接受自己當下的情緒所要對她表達的話語,原來,生氣背後有委屈有難過。
看懂了生氣,她的生氣就慢慢地消融了。
然而以前的她,當生氣時,用的方法常是傷害自己。
寫完這篇文章,走在日頭赤炎炎的路上,我再次看見了自己的身軀變成了長長的陰影,日光與陰影,一直都同時存在著。
我承認,接納自己的陰影很不容易。對我而言,至今,我也一直在面對自己的陰影,試著與陰影和平共處。
------
PS: 如果你有任何感想,歡迎到杏語心靈花園(Reangel Garden)發表,那裡,你會看到一群珍貴的心靈,纖細的靈魂需要彼此扶持與肯定。畢竟,這個社會對心靈並不友善,甚至,有害靈魂健康——
http://www.reangel.com/fbgroup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杏語心靈診所》官網 www.reangel.com;歡迎加入《杏語心靈診所》 www.facebook.com/reangeltw 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