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今天起你要培養的七個生活習慣

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今天起你要培養的七個生活習慣!

1) 減少攝取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2) 主食中要有蔬菜、豆類、水果和粗糧
3) 每天攝取約5毫克的維生素E
4) 補充維生素B12
5) 除非醫生指示,避免含鐵、銅的維生素
6) 避免使用「鋁」製的鍋碗瓢盆烹飪
7) 每週三次 輕快步行至少40分鐘

...自我檢測阿茲海默症…只要15分鐘...GO!


 

(肥肥夫人 編譯自 美國Yahoo Health 2013/09/06)

醫學醫生委員會總裁尼爾.巴納德,在該非營利組織贊助的第一個營養與大腦年度國際會議中發表演說:「你有高達70%至80%的機會,可以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今天起你要培養的七個生活習慣!

16個研究人員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說明以下的七個生活習慣,可以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更可以幫助許多腦神經系統疾病。

 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今天起你要培養的七個生活習慣
 

1) 減少攝取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這些「壞」的脂肪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並會刺激大腦中的危險的β-澱粉樣蛋白斑(阿茨海默症的一個標誌)的生產。在芝加哥健康和衰老研究中顯示,飽和脂肪會誘發阿茲海默症。


 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今天起你要培養的七個生活習慣
 

2) 主食中要有蔬菜、豆類、水果和粗糧

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B6和葉酸保護大腦。芝加哥健康和衰老研究發現,水果和蔬菜攝入量高,則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降低。蔬果豐富的飲食也可減少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而這兩者在預防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都可以發揮作用。

 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今天起你要培養的七個生活習慣
 

3) 每天攝取約5毫克的維生素E

這種抗氧化劑已被鏈接到可以大大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而且很容易的達成,比如吃一小撮堅果,或吃芒果、木瓜、鱷梨、蕃茄、紅椒、菠菜和全麥麵包、穀類。但巴納德博士說,最好堅持由食物中攝取,如果吃補充錠,效果就不如天然食物的好。

 
 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今天起你要培養的七個生活習慣

4) 補充維生素B12

攝取足量的B群維生素,有助於降低認知障礙。在牛津大學的老年人記憶問題研究中發現,補充B群維生素將可改善記憶和減少腦萎縮。如果你的年紀超過50歲,或是以素食、蔬果為主要飲食習慣的人,補充維生素B12是格外重要的。

 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今天起你要培養的七個生活習慣
 

5) 除非醫生指示,避免含鐵、銅的維生素

大多數人在飲食中已可獲得多種金屬含量的維生素,但更重要的是如果這些金屬含量攝入過剩,則會導致大腦的認知障礙。

 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今天起你要培養的七個生活習慣
 

6) 避免使用「鋁」製的鍋碗瓢盆烹飪

最好選擇使用不鏽鋼或鑄鐵鍋。

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今天起你要培養的七個生活習慣 
 

7) 每週三次 輕快步行至少40分鐘

研究表明,規律的有氧鍛煉能降低40%至50%癡呆症的風險。

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今天起你要培養的七個生活習慣 
 

今天起培養上述的七個生活習慣,就可以讓你的大腦從容應付更長的人生旅途!

 

相關文章:自我檢測阿茲海默症…只要15分鐘

 


肥肥夫人:[email protected]

出處:http://www.kingnet.com.tw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益口銅身操,增強咀嚼吞嚥力!預防老化失能,成為當今最迫切的問題。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從口腔衰弱預防做起,邀請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皮拉提斯及體適能各領域的專家,共同討論編製「益口銅身操」,強化長者咀嚼吞嚥功能、胸腹背部等上半身肌耐力,減少誤嚥誤吞及吸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幹細胞治療」全球發展已超過30年。自1980年代美國生物學家Dr. Broxmeyer首先發現人類臍帶血中含豐富的造血細胞、1988年世界首例臍帶血成功移植手術後,遂開啟全球「臍帶血儲存」的風潮。 30多年來,幹細胞的醫療應用急遽向前推進,科學研究也發現「新生兒幹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年十月是國際訂定的乳癌防治月,最新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指出,乳癌長年位居國內女性好發癌症之首,台灣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不容小覷;卵巢癌也是常見女性癌症之一,患者人數雖不比乳癌多,但因早期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被診斷出來時往往已是末期,死亡率因而相對高出許多。高雄醫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再生醫療的研究一日千里,亦是現今醫學領域之中最是當道與顯學的話題。許多人對於幹細胞應用於以取用自體細胞來治療自身疾病的期待是懷抱著非常大的希望。在國際醫界享有崇高聲譽的神經治療權威-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表示,幹細胞雖然有其一定的修復功能,但經過近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表論文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