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止憂鬱自殺 傾聽+陪伴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兩年間歷經母親與兒子雙雙在憂鬱症陰影中往生,本身同為「憂友」的麗娟,卻以正面態度轉化親人逝去的痛,自己接受團體輔導,同時致力於憂鬱症分享、推廣,更陸續考取心理諮商師、心研所。走過憂鬱風暴,她強調,親友真心的陪伴與傾聽,是避免憂鬱症患者走上自殺一途的最重要方式!

兩年前,麗娟患有憂鬱症的兒子,在發病時不慎墜樓身亡;隔一年的母親節前夕,有紅斑性狼瘡、共病憂鬱症、恐慌症的繼母,因為不想拖累子女而跳橋自殺。麗娟自述,喪子後半年,她藉由團隊輔導人員的陪伴,以兒子生前最愛的音樂,用歌聲走過喪子之痛,後來她考取心理諮商師、心研所,動力都來自於要為兒子與母親繼續活下去。

麗娟18歲時憂鬱症發作,到了30歲才診斷為憂鬱症,目前50歲的她持續用藥治療,並任憂鬱症講座、課程推廣老師;同時扮演憂友家屬與憂友兩種身分的她說,憂鬱症患者平時其實有求生意念,自殺念頭通常只是一瞬間,為避免憂友做出傷害生命的舉動,親友可在平時先詢問自殺念頭的可能原因、有自殺念頭時會先告知的對象,以及會採取哪些行動,以利意外發生的即時應變。

根據肯愛社會服務協會與台灣大哥大基金會合作,針對359位憂鬱症病友、其同事、朋友、伴侶及家人的調查顯示,5成受訪者擔心親友有憂鬱傾向時,表示自殺意念與行動;然而約3成受訪者擔心自己關心卻不知該如何表達、怕自己對待憂友不耐煩、口氣不好。

精神科醫師吳佳璇呼籲,面對憂友,「陪伴」是重要關鍵,若不知如何表達,就單純傾聽,保持規律的陪伴時間,讓他們有所期待;說話時切忌批評或反對他們的言語,如「你想太多、沒那麼嚴重」都不適切,應釋放出「我需要你、我擔心你」的訊息,讓他們感受自己被重視、被需要,降低放棄生命的可能。

除了陪伴,身邊親友可尋求專業人士,評估憂友自殺的風險性;吳佳璇提醒,若發現憂友情緒起伏相當不穩,就必須即時打電話至相關單位求援。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19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年僅小學3年級的男孩,日前因在家中劇烈頭痛伴隨半側無力至急診就診,經檢查後發現為右腦缺血性腦中風,造成左側肢體無力。家長得知檢查結果後驚訝不已,表示孩子從小未有特殊疾病,且家中無遺傳病史。兒童腦中風徵兆不同 包括劇烈頭痛、嘔吐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職能治療師王貞懿表示,臨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南市提供「食安簡易試劑」,民眾在家自篩顧食安!台南市衛生局將於26日在新市公有零售市場,舉辦「食安簡易試劑DIY活動」,免費提供食品中殺菌劑(過氧化氫)、工業色素(皂黃、二甲基黃、二乙基黃三合一)及食品中漂白劑(亞硫酸鹽)行動簡易試劑,供市民在家自行DIY篩檢食材。食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人眼睛感到乾澀,酸酸刺刺時,會利用眼藥水緩解;不過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聖甫說明,由於眼藥水內多具有「血管收縮劑」,讓眼睛不再泛紅,但若是長期感到不適,務必就醫,依從醫囑進行治療。常見眼藥 3 種類型 不可相混亂用許多民眾上班盯著螢幕、下班又看手機,一整天下來眼睛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助弱勢家庭、獨居長者過好年,療養院備百份物資送暖!衛福部草屯療養院日前舉辦「歲末年終迎豬年、送愛到府暖心」,準備百來份生活物資,贈予社區中弱勢、高危機家庭及獨居長者。草屯療養院院長簡以嘉表示,許多弱勢家庭,容易陷入「難過年」的悲觀氛圍,適時提供關懷,有助提升正向力量。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