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癌」發生 從生活習慣開始!

防「癌」發生 從生活習慣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您知道嗎?在台灣,每1000人中就有3至4名為癌症患者。究竟,誘發癌症的因子為何?要如何預防癌症的發生,我們萬萬不可不知。

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指出,菸、酒、不良飲食習慣,以及肥胖問題,和缺乏身體活動,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然而,這些危險因子造成的癌症,至少有1/3是可以預防發生。

如何預防癌症的發生?邱淑媞特別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力行防癌10件事,才能遠離癌症。

一、要避免抽菸、嚼檳榔以及飲酒過度。抽菸是導致肺癌的主因;檳榔會導致口腔癌;而酒精性飲料,因屬高熱量,過度的飲酒不僅造成身體負擔也將導致肥胖問題。

二、體重過重和肥胖容易罹患大腸、乳房、腎臟、胃以及其他部位的罹癌風險。根據統計,肥胖者罹患胃癌的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倍。

三、為避免過重及肥胖,國人需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此舉可增強免疫力和消化系統,降低罹癌的風險。

四、除運動外,飲食習慣也很重要。多吃水果、蔬果、五穀雜糧等植物性的食物以及低卡路里的食物。盡量少攝取油炸品、含糖飲料、肥肉等。

五、過多的鹽分也容易損傷到胃而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至於肉類,雖提供人體豐富的蛋白質,但尤其注意的是,應避免加工的肉品以及過多的紅肉,如;火腿、培根等。

六、在台灣,多數人有吃保健食品的習慣,沒有任何研究顯示服用保健食品可防癌,相對的,甚至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在吃保健食品之前,還是先詢問過專業的醫師較為合宜。

七、對新生兒來說,母乳對6個月前的寶寶可避免其成年後過度肥胖的產生機率;對母親而言,哺乳亦可調整體內荷爾蒙,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

八、最重要的是,國人應使用具實証可預防癌症之疫苗並定期接受篩檢。

九、現今國民健康署補助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和口腔癌篩檢,讓國人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十、曾罹癌且治療的病人,更應做到良好生活習慣,加強防癌,維持健康,避免癌症復發。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73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慢性病患得長期服藥控制病情,但礙於疫情緣故,讓許多患者不敢進出醫院,卻又擔憂藥量越來越少影響病況,為了讓慢性病患,甚至代為取藥的家人不用進出醫院,多份安心,衛福部彰化醫院啟動電話問診,讓病情穩定的慢性患者透過與醫師電話通話,由醫師開藥後,直接在大門外櫃檯批價,並於院外的...

閱讀詳情 »

醫院冰冷的氛圍常常是孩子們抗拒醫院的理由,如果醫院能像遊樂園一樣溫暖輕鬆,也能讓孩子們減少緊張與不安。台北市敦化北路的安兒康小兒專科診所有兩層樓的友善空間,由執行長曾郁嵐Elain與院長曾清祥醫師Tony攜手斥資台幣兩千萬規劃打造,有5大專科醫師聯合駐診,擁有多元嶄新的0-6歲兒童健康管理與整合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疫情嚴峻,新竹臺大分院爲快速佈署防疫工作,繼109年7月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聯手合作於生醫醫院竹北院區急診室戶外設置「組合屋戶外篩檢站」與「正壓檢疫亭」後,27日雙方共同研發合作的「正壓檢疫亭」於竹東院區正式啟用,以全面提升採檢量能、落實分艙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