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炎治療新選擇 自體生長因子注射夯

關節炎治療新選擇 自體生長因子注射夯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自體生長因子注射是目前骨科治療的新利器,多用於骨科治療上;高雄開業骨外科診所院長張永享指出,其實就是利用自體的生長因子注射到病變部位,就能有效修復磨損的關節軟骨等,包括關節炎、五十肩、足底筋膜炎等都能有效舒緩。

1名65歲婦人,近來走路走沒多久,膝蓋就出現痠痛等症狀,且就醫服藥,甚至打玻尿酸,都仍未見效;直到經人介紹,進一步就醫,在膝關節打了自體生長因子,痠痛才逐漸獲得改善。

院長張永享進一步說明,以實證醫學上,目前並未有自體生長因子注射的深入研究報告可供參考,但在臨床上,確實有治療效果;隨著臨床病例的累積,相對也有助於研發,加上經驗成熟,對於日後骨科治療上會是一個新的選擇。

不過,對於嚴重的關節炎等症狀,使用自體生長因子注射的效果有限,仍建議以開刀治療較佳;張永享提醒,注射生長因子仍須仰賴醫師的經驗,且事前都必須針對患者的整體病情做評估,才能確保是否適合相關治療的處置。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42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你是否很少對身邊的人表示憤怒?或者很難在人際關係中暴露負面情緒?如果是的話要小心了!在1項新的研究中發現,個性壓抑的女性可能更容易罹患中風。在1項針對40至60歲的女性研究中發現,屬於「自我沉默」類型的女性,患頸動脈斑塊的風險會增加,研究結論公布在北美更年期協會年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中報導】1名40歲李女士日前在右大腿外側發現1顆類似青春痘的腫塊,便自行用未經消毒的縫衣針把痘痘「挑開」,沒想到2天後原本的痘痘竟腫得像小籠包一樣大,上頭甚至還有2塊黑色焦痂,赴醫確診為長「癰」(音同庸),幸好將膿汁引流後給予抗生素治療,並定期換藥,2周後傷口完全癒合,讓愛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隨著老年化社會的來臨,近年失智症在台灣越來越受到重視,國人也開始關注自己的專注力與記憶力有沒有退化的跡象,擔心自己是不是得到了失智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鄭勝允指出,自覺專注力或是記憶力退化的患者,只有少數人真的落入了失智症的範疇,而其他大多數患者其實只是假性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鼓勵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加強運動習慣,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舉辦院內病友復健自主運動的季運動會「齊飛大聖,盤據五指山」,現場不僅邀請院內病友及治療師們,也以飛盤作為競賽主題,訓練病友肢體靈活度及手眼協調能力,並藉由比賽激發成就感,以培養對於運動的熱情,幫助舒緩病情。症狀加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