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於大腸癌 你該知道的便便事

關於大腸癌 你該知道的便便事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聞癌色變!大腸癌是目前罹癌人數最多的癌症,而八成民眾認為血便是罹患大腸癌重要徵兆;但是,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血便非大腸癌唯一指標,只有約27%~40%的大腸癌(腫瘤位置接近直腸與肛門口)才會排出肉眼可辨識的血便,大多還是需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才能檢測出糞便中的血液。

民眾可從一周的糞便態樣來觀察大腸健康,依「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圖形自我評估:

第一型:一顆顆硬球(很難通過)

第二型:香腸狀,但表面凹凸

第三型:香腸狀,但表面有裂痕

第四型:像香腸或蛇一樣,且表面很光滑

第五型:斷邊光滑的柔軟塊狀(容易通過)

第六型:粗邊蓬鬆塊,糊狀大便

第七型:水狀,無固體塊(完全液體)

第一型和第二型表示有便秘;第三型和第四型是理想的便形,尤其第四型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狀;第五至第七型則有腹瀉的可能,應盡速就醫檢查。

22個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者就有1個有大腸癌,2個人當中1個是瘜肉,比率非常高。此外,許多民眾到了醫院做糞便潛血檢查後,卻發現不知如何收集檢體,導致結果不準確?衛福部癌症防治專委賈淑麗表示,因採便棒是專利螺旋棒,可依不同形狀的糞便,以不同的方法收集,採集到較完整的檢體,檢驗才準確,若是香腸狀(第一到第四型)的糞便,應在各部位平均的刮六次;若是塊狀型糞便、羊腸便(第五型),應在不同的糞便採集檢體,切勿在同一塊上刮六次,精準度就會提高。賈淑麗專委也提醒,若是有腹瀉或稀便應改日再做檢查,以免影響準確度。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208

相關推薦

許多人週末最開心的就是與三五好友跑趴暢飲到天明,一杯一杯酒精飲品不斷下肚,以至於隔天甚至到上班日仍出現宿醉的窘態,不僅生理上不舒服,還可能影響到工作上的表現,要如何擺脫酒後的宿醉感,不如可以靠一些食物還讓你的症狀舒緩些,現在GQ就提供5種解宿醉的優質食物,讓你暢飲過後還能免煩惱的去上班! 1-椰子水...

閱讀詳情 »

保養不應只是靠瓶瓶罐罐,身體細胞在作代謝的時候和氧化還原有關係,會讓體內產生自由基,而自由基則是加速衰老的原因,因此要抗老很重要的就是要抗自由基,我們可以從平常的飲食開始調整,多吃抗氧化食物能夠幫助清除自由基,而究竟有哪些食物具有抗氧化營養成份呢?現在就送上9種食物,幫助皮膚保養,助你抗衰老! 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你有偏頭痛的煩惱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寬祥表示,偏頭痛有很高的遺傳機率,父或母有偏頭痛,子女遺傳機率達46%。目前治療多以止痛藥為主,但治標不治本,患者可到頭痛門診,針對病情給予預防性治療。 根據台北榮總針對台灣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男女罹患偏頭痛的機率,分...

閱讀詳情 »

又一位不差錢的49歲銀監會李建華突然辭世,死因居然是頸椎病!       銀監會非銀部主任李建華23日早上心梗發作辭世,年僅49歲,令人扼腕嘆息。 李建華在系統內和媒體界口碑很好,年輕帥氣,在銀監系統內被認為是學術底子好,畢業於五道口金融學院。業內都對這一消息感到非常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