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開放性動脈導管 多發生於早產兒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孕婦在懷孕38週後,順利的自然生產,但卻發現寶寶心跳特別快,且脈搏強,呼吸也非常急促,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心跳聲夾著雜音,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開放性動脈導管的先天性心臟病。

這名媽媽在懷孕期間,雖經過高層次超音波、胎兒心臟超音波等產前檢查,都確診無礙,但卻仍發生寶寶罹患心臟病的案例;高雄開業診所醫師金仁福指出,開放性動脈導管在先天性心臟病中佔5%至10%,通常多發生於早產兒身上。

醫師金仁福進一步說明,動脈導管主要連接肺動脈及主動脈,因胎兒肺部沒有呼吸功能,必須透過胎盤的有氧血在胎兒身上循環,流置全身,通常剛出生的嬰兒會有一段過渡期,但等到動脈導管逐漸關閉,若一週後,仍有心雜音,則應盡快就醫檢查。

治療上,多先以內科療法,漸進式治療,若小朋友太小無法進行手術,則可考慮外科手術血管結紮手術;金仁福提醒,家長應多點警覺心,若發現相關症狀出現時,則應盡快就醫治療,才能避免症狀持續惡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91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彰化縣一名75歲施先生10年前開始有痛風的症狀發生,手指、手肘、踝部、膝關節開始出現痛風結石,而且越來越大就像雞蛋大小,早上起床甚至會痛到不能走路,四肢不能伸直,生活及心情嚴重受到影響,經轉診至彰化醫院免疫風濕科高堅凱主任治療,目前症狀改善良好。彰化醫院免疫風濕科高堅凱主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國人健康風氣日盛,尤其是跑步運動,由於跑步運動可以消耗熱量、增加心肺功能、增加肌力與肌耐力,更是受到民眾青睞。為提供國人五星級的專業健身體驗,台灣健身器材出口業者帶回美國知名品牌、台灣設計製造具有舒適與保護關節的跑步機,就是要讓喜愛跑步的民眾,能在家體驗專業規格的速度感與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廣告上常打著小孩喝水解奶粉可以預防各種過敏,讓許多家長趨之若鶩;最新調查指出,2成2家長認為水解奶粉可以預防各種過敏。不過,醫師表示,一般認為若懷疑孩子有過敏體質,喝母奶仍是最好的方式,而水解蛋白奶粉則是其次的選擇。兒福聯盟針對家有6歲以下小小孩的家長,共1071名,進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宣傳的手法很多,但你有聽過帶著旗幟環島宣傳嗎?台南市立醫院器官捐贈團隊的志工陳文國先生宣導器捐的方式就很Kuso!目前在該院擔任體外循環師的他,在獲得器官捐贈協會的同意後,便穿上黃色志工背心及宣導布旗,7月19日一收到宣導品,7月20日便馬上行動,展開為期3天2夜、騎機車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