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時間肌肉緊繃 低頭族=肩頸症候群!?

長時間肌肉緊繃 低頭族=肩頸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越來越多低頭族有肩頸症候群

現代人生活處於緊張狀態下,尤其一般的上班族或是電腦族,長時間低頭工作或是低頭注視螢幕,加上智慧型手機的風行,使得低頭族盛行,因為姿勢不良,加上缺乏運動,造成肌肉長時間緊繃而出現僵硬、酸痛等現象,甚至會出現偏頭痛等症狀。當肩頸出現僵硬、緊、酸、麻、疼痛等任何一項症狀時,即可稱為肩頸症候群的患者。

智慧型手機風行 操勞肩頸問題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任陳威達表示,肩頸症候群又以肩頸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在低頭族、電腦族最常見,好發於容易緊張、壓力大或長期固定同一姿勢者,其特徵包含出現壓痛點、頸部肌肉僵硬。

急性期要治療舒緩疼痛、放鬆僵硬的肌肉,可以使用熱敷、引痛點超音波治療、肌肉電療,肌肉伸展術(拉筋)與肌肉深層按摩術、引痛點注射。當急性期過後,適當運動讓肩頸肌肉更進一步放鬆,正確的肌力訓練,增加頸部關節穩定度,避免疼痛、緊繃、酸麻等症狀復發。

預防肩頸肌肉症 良好姿勢不可少

要預防肩頸肌症候群,在日常生活中,要維持良好姿勢,避免維持同一姿勢超過30分鐘,並應適時活動一下並做伸展操來活動筋骨,放鬆肌肉。若症狀已明顯,建議儘快就醫,臨床治療可區分為:

‧藥物治療: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與肌肉鬆弛劑。

‧物理治療:包含熱療、電療、頸部牽引與運動治療等。

平日保養做不好 惡化結果太痛苦

陳威達醫師說,肩頸症候群症狀若是上肢或上背部出現酸麻、無力、萎縮等現象,則是頸椎骨刺的增生或是椎間盤突出而壓迫到頸部神經根,退化性頸椎炎或頸椎間盤突出常見於年紀大的民眾,或是頸部長期受到壓力的舞者,但是低頭族、電腦族肩頸症狀久若未改善,可能會進一步造成惡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4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般人在舉行喬遷、動土、嫁娶時,常會翻一下農民曆,看看凶吉,再決定是否進行。其實老祖宗的智慧不僅於此,若能隨著農民曆上的每個節氣食用當令在地食材,不但符合中醫強調的養生順應四時,從健康的角度,更能補足國人缺乏的營養素。國人蔬菜、水果攝取未達標 營養素亮紅燈根據2013-...

閱讀詳情 »

【戴念國醫師/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骨關節炎與韌帶肌肉神經受損常在運動後發生,隨時間退化發炎情況會持續甚至惡化,出現關節腫脹、運動範圍減少、和腿部無力或麻木,常見在膝蓋和肩關節以及頸部和下背部。再生組織工程 利用細胞自我修復力再生組織工程是用幹細胞與材料等相關技術,配合生物體自體修復的能力,營造最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求子之路長達十年,對於想懷孕的爸媽而言,是一條多麽煎熬的過程。一對鍾姓夫妻,結婚後自認懷孕不是困難事,但兩年過去仍未動靜,因此就醫檢查,一路歷經中西醫合併、人工、試管,以及免疫等療法,忍受著身體不適以及內心壓力卻仍未有好消息,讓夫妻倆一度想放棄,直到求助於臺中榮總中醫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冬天來臨,台灣每年積極推動流感疫苗接種,自2019年起全面升級四價疫苗,近來媒體卻屢屢爆出民眾施打後有不良反應,造成民眾對接種疫苗卻步。台灣疫苗推動協會黃玉成理事長說,打疫苗比不打的好處多,民眾擔心的可能就是安全性問題,但台灣接種疫苗多年,基本上都是以局部的疼痛為主,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