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壽洗澡法輕鬆活百歲:先熱後冷鍛煉血管彈性

導讀:有人愛洗澡,也有人可以60年不洗澡。究竟哪種更有益身體健康呢?正確的洗澡方法可以延長人的壽命,這種洗澡方法就是先熱後冷,讓血管得到很好的鍛煉。

轉自:21ch健康

長壽洗澡法輕鬆活百歲:先熱後冷鍛煉血管彈性

 

伊朗的哈吉爺爺60年不洗澡破紀錄

 

一、為什麼需要洗澡?

  環境中的污垢粒子,每天積累在人暴露出來的皮膚上;而大面積由衣物遮擋的皮膚,也不會永遠自清:人體的毛囊會分泌油脂,這些物質積累多了,會導致皮膚老化。冬天的時候,可能您更容易發現,皮膚會蛻一些皮屑下來。這是皮膚每天的規律動作——老化、壞死的表皮細胞脫掉了,新的細胞長出來了。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心身科的副主任醫師陳正昕也告訴記者,“洗澡之後,人的血管會擴張,所以人在精神上會感到輕鬆、舒服。”

 

二、60年不洗澡皮膚產生保護障

  一個經常洗澡的人,突然長時間不洗澡了,那麼覆蓋在皮膚上的壞死表皮細胞越積越多,時間長了,就給細菌、真菌編織了一張舒坦至極的溫床。

  “不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細菌感染,使得皮膚生瘡、長癤子;如果是真菌感染,則會生癬。”陶承軍說。這件事情的可怕之處在於,這些病變產生,不需要有創口,只要你是臟人,就可能中招。

  哈吉的狀況,就有可能是相反了。他要是洗澡,身體就不適應了,“他的身體裡面,因為積累了這些'老膏',是'以毒攻毒',有抵抗細菌、真菌的能力。你要是讓他把這些老泥洗乾淨了,就是洗掉了他的保護障,沒準真生病了。”

  所以,哈吉不洗澡的最長期限,估摸著可以是一輩子了。

 

三、洗澡過頻導致皮膚癌

  最近來自於墨西哥墨旭尤州立大學的一項皮膚病研究給愛乾淨的女士們,也包括洗澡過於勤快的男士們當頭澆了​​一盤冷水——洗澡過於頻繁會導致皮膚癌。對此,專家表示,長期高頻率洗澡確實會使皮膚變得更為敏感甚至發炎,而炎症日積月累的產物就是皮膚癌,因此洗澡也要有度,一般一周兩到三次足矣。

 

1、一周洗澡最好不超過三次

  快節奏的生活和便利的生活條件增加了人們的洗澡頻率,而過於頻繁地洗澡會帶來與人們做這件事的初衷恰恰相反的結果——有害健康。對此,北京清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腫瘤科專家李繼芬教授解釋,頻繁洗澡會洗去人體表面本來就很少的皮脂。皮脂越少,皮膚就越乾燥,這就容易導致皮炎。洗澡時用力地搓洗則會使表皮受到損害,容易讓細菌、真菌乘虛而入,引起皮膚感染。另外,經常性的皮​​膚損傷則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天長日久積累下來的炎症,就有可能“升級”成為皮膚癌。

 

  因此,節制是唯一可行的辦法。專家指出,一周洗兩到三次就足夠了,而且搓洗的力度也不要太大,身上有些污垢並不會影響健康,甚至還會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

 

2、劣質洗髮水易致癌

  除了洗澡頻率會引發健康問題,李繼芬教授還指出,如果在洗澡時使用了劣質的洗髮水,它會破壞頭皮、手部皮膚的酸鹼平衡,使表皮受損,提高了患皮膚癌的機率。據介紹,許多皮膚病的發生與皮膚表面pH的“失控”有關。一般情況下,皮膚表面的pH值維持在4~6,頭皮維持在4.5~5.5。當皮膚或頭皮遇到超出緩衝能力的強酸或強鹼物質時,這些物質會引起局部皮膚或頭皮的刺激反應,如紅斑、瘙癢、脫屑、脫髮等。而一些劣質洗髮水的pH值正是呈鹼性的,且這類洗髮水的重金屬往往超標,長期使用會導致體內重金屬排出困難,從而變成中毒反應,嚴重可誘發皮膚癌。

  因此,專家提醒,慎用身份不明標著韓文、日文等“洋文”的洗髮水。另外,挑選洗髮水最好先聞聞,劣質洗髮水的味道刺鼻,即使倒了很多也很難搓出泡沫,沖洗時感覺黏膩,此點可辨別洗髮水的好壞。

 

四、長壽洗澡法輕鬆活百歲

  馬寅初先生是我國著名學者。他在百歲大壽時,還精神矍鑠,滿面紅光。馬老生前曾說過:“對我身體益處最大的,就是洗熱冷浴和爬山兩項。”馬老的熱冷浴,四季不斷,數十年如一日。

  馬老的這一“長壽洗澡法”是1906年他進入美國耶魯大學深造時,從一位90多歲高齡的美國醫生那裡學來的。

 

五、長壽“熱冷浴”方法

  熱冷浴的方法簡單,即:每天就寢前用熱水洗澡,水的溫度以身體能夠忍受為限。洗好後就在熱水中“睡”15分鐘。出浴後照例出了一身大汗,過3~4分鐘後,再進入冷水盆或用冷水淋浴。

  熱冷浴必須“先熱後冷”。馬老經自己的親身體驗,把“先熱後冷”的洗澡法歸納為三大好處:第一,用熱水洗澡時,全身汗毛孔擴張,身體裡面的髒東西隨著汗排出體外;第二,熱水使血液通暢,促進了新陳代謝,使人精神爽快;第三,全身血管因洗熱水澡而擴張,又因洗冷水澡而收縮。血管這樣一張一縮,增強了彈性,就不易硬化,血壓不易高,老來可防止中風。這確是馬老長壽的原因所在。

 

六、哪些人不適合?

  為了健康長壽,不妨應用長壽洗澡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平時習慣於洗熱水澡的人,洗熱水浴後,不要一下子就洗冷水澡,要先洗溫水澡,逐步把水的溫度降低,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後,再採用“先熱後冷”的長壽洗澡法。

 

七、洗澡時常作3個“小動作”可治病

  忙了一天,洗個熱水澡能夠讓疲憊的身體恢復過來。如果在洗澡時做點“小動作”,不但能夠加速緩解疲勞的程度,一些身體的小毛病也會很快好起來。

 

1、疲勞時常搓臉

  多數人有這種感覺,在疲勞時搓一搓臉,馬上就會神清氣爽起來。

  因為面部分佈著很多表情肌和敏感的神經,熱水能刺激這些神經,搓臉能加速血液流動,同時舒展表情肌,洗澡時搓臉的速度以每秒一次為宜,搓臉3到5下,每次不少於3分鐘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40℃的溫水消除疲勞最理想,因為人體正常腋下體溫是37℃,體內溫度是40℃,40℃與人體的體溫最接近。如果水溫過高,消耗熱量多,不但不會消除疲勞,反而會感到難受;水溫過低,血管收縮,不易消除疲勞。

2、消化不良勤吸氣

  食慾不振時可以​​在飯前30分鐘入浴,用熱水刺激胃部,待身體暖和後,再用熱水在胸口周圍噴水,每衝5秒休息1分鐘,重複5次;泡澡可以先在熱水中泡20~30分鐘,同時進行腹式呼吸(從鼻子吸氣,讓腹部鼓起,然後從口吐氣),再用稍冷的水刺激腹部,這種冷熱水的刺激能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慾。而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在熱水中浸泡3~4分鐘,可控制胃酸的分泌,減輕和控制病情。

3、便秘揉肚子

  洗澡時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並淋浴腹部,可治療慢性便秘並防治痔瘡。而神經性便秘,則要沿著腸部用40℃熱水沖3分鐘左右,再用25℃的溫水沖10秒鐘,反复5次,可讓大腸的蠕動增加。

  因此,淋浴雖然節約時間,但只會對皮膚表面產生刺激,內臟並不能獲得熱量。早晨起來最適合淋浴,這樣可以喚醒身心,白天能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而睡前1至2個小時,最好在浴盆裡泡個澡。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50歲吳女士,近年特別容易感到喘,原本爬兩層樓才會喘,前陣子到市場買菜也會喘不過氣,就醫檢查發現是罹患慢性栓塞性肺高壓,即使接受動脈剝離術仍未好轉,所幸使用新藥治療,終於成功擺脫呼吸器。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是一種罕見疾病,估計全台罹病人數不到千人,患者通常難以發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五十多歲的張太太在去年三月做乳癌篩檢後發現罹患三陰性乳癌,經由手術切除及化療和電療之後,目前定期在追蹤;醫師則是提醒,由於三陰性乳癌在療程之後沒有其他藥物治療,除了定期追蹤檢查之外,更需要改善生活習慣,必須要低脂飲食,睡眠要充足,而且要多運動及曬太陽。 er、pr與h...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一名五、六十歲婦人為了顧身體,經常會吃中草藥,沒想到竟造成肝發炎,肝指數飆高到三千多,並且還出現黃疸;這名婦人在出現身體不適時,先是在地區醫院看診,之後又轉診到醫學中心,但是卻因為進行肝穿刺切片檢查引起併發症,病況不但沒有獲得改善,並且還因為併發症而身亡。 患者沒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工商業社會,凡事講求效率,致使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大,因而很多人會依靠喝酒來舒壓,再加上醫療進步,壽命越來越長,吃的藥也越來越多,都使得肝臟承受很大的負擔;因為酒精與藥物都需要靠肝臟來代謝,長久累積下來,就容易產生肝病,甚至有可能進展到脂肪肝、肝硬化與肝癌。所以,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