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鍛煉要均衡運動應交替

鍛煉要均衡運動應交替

目前我國老年人口逐年增多,老年人健身運動亦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在衰老的過程中,人體多種生理機能逐漸減退,進行適宜的運動不僅能夠延緩這種減退,而且還能改善各種生理機能。但是目前對老年人缺乏相應的運動指導,從而導致老年人參與的運動相對較為單一,其實除了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之外,可以根據老年人的生理解剖特點,適合進行適量的肌肉力量運動、平衡能力鍛煉和柔韌性的運動。使各種運動鍛煉形式交替進行,促進人體各系統生理機能交替進行鍛煉,有利於維持機體健康。

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的交替 

交替運動可以選擇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交替鍛煉的方法。通過步行、慢跑、跳舞等低強度有氧運動,可以發展老年人的肌肉耐力及呼吸、循環系統的工作能力。為調節長時間的耐力鍛煉,老年人可以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選擇一些無氧鍛煉的形式,如小負荷的啞鈴、以及承受自身體重的力量鍛煉,從而發展肌肉力量,改善肌肉質量,延緩肌力下降,且適宜的力量對刺激成骨細胞的活性、保存骨量,防止骨質疏鬆有幫助。

不同運動形式的交替

不同運動形式的交替,可以先慢步、再騎車或游泳的方式進行交替運動,跑步主要是腿部後側肌群的活動;游泳是手臂、上背與肩部的活動;而騎車則屬於腿部前側肌群的活動。通過不同骨骼肌交替運動,則可使上下肢得到均衡鍛煉,同時避免局部肌肉過度疲勞的發生。

不同體位的交替

可以考慮自己的體位不同,做到左右交替、上下交替和前後交替,使整個機體得到全面、均衡的鍛煉。左右交替也即要求人們右側肢體和左側肢體進行交替運動。如平時習慣用左手、左腿者,不妨多活動右手、右腿;相反,平時慣用右手、右腿者,不妨多活動左手、左腿。“左右交替”活動不僅使左右肢體得以“全面發展”,而且還使大腦左右兩半球也得以“全面發展”。上下交替也即上下肢交替運動,人們由於直立而形成的手足分工,無疑是一種進步,但也帶來了消極作用。雙足的精巧動作機能退化,支配雙足的大腦皮層機能也退化,人的機動性、靈活性、敏捷性及對外界反應隨之降低。因此,除堅持活動上肢外,特別是要經常活動一下腳趾,還可酌情做一些倒立動作,這樣可以增強人的機敏性,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另外,前後交替也應提倡,向前行走在人的大腦皮層已形成“定勢”。要盡力改變這一“定勢”,每天做些向後退的動作。這不僅使人的下肢關節靈活,思維敏捷,還可以防治某些腰腿痛,避免老年人下肢動作不靈,行走不穩。

體腦交替運動

除上述的運動之外,運動也可以選擇體腦交替。間歇之餘,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看書、寫作、下棋等腦力鍛煉。這樣不僅可以增強體力,而且還可以使腦力不衰。

  由於交替運動不是長期做同—種運動,因而不會覺得厭倦,可以使你保持較長久的興趣,有利於身心健康。總之,交替運動相對與單一運動形式,可以完成較多的運動量,且不易疲勞,更有利於促進健康。(史仍飛)

相關推薦

(醫美時尚No.138)撰文/Evelyn;本文感謝 陳怡如、李兆翔醫師提供專業諮詢年輕時,不用特意保養,肌膚還是彈潤緊緻,但由於不良生活習慣與壓力,過了25歲,讓人漸漸覺得抹再多瓶瓶罐罐都無法回復往日光采,不僅黯沉無光,連斑點、皺紋、肌膚鬆弛等問題都逐漸浮現。想擁有減齡好膚質,使用音波拉皮搭配皮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落實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積極輔導北市8家醫院參加衛生福利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照護模式試辦計畫,包含臺大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臺北馬偕醫院、新光醫院、國泰醫院、萬芳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已組成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團隊,將先完成預立醫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有27萬名失智症病人,衛生福利部正大力推動「失智症政策綱領2.0」;然而,在縣市長大選將至之時,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所做的政見統計,有66%候選人提出高齡相關政見,但其中有提失智症的政見,卻只有3位!因此,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全台各縣市失智症協會,偕同失智症家庭及社區民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本德國麻疹疫情持續升溫,今年截至本月17日,就累計1289例,是去年總病例數14倍,且近6週每週病例數都破百,上週就有141例;衛福部疾管署指出,日本德國麻疹疫情六成病例來自關東地區,又以台灣民眾最常去的東京最多,其次則為千葉縣及神奈川縣。孕婦懷孕前感染麻疹 嚴重恐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