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錯誤觀念大糾察 讓吃素更健康 | 健康達人網

文:陳郁文
錯誤觀念大糾察 讓吃素更健康 健康達人網

在全球人口節節高升的21世紀,素食能降低環境負荷;許多科學研究也指出,素食的確有益身體健康。然而,素食者跟採用其他任何一種飲食方式的人一樣,都需掌握幾項特定原則,不然可能在不知不覺之中弄壞了身體。

少吃素料

明明來到素食餐廳,怎麼在菜單上看到「素羊肉」、「甘蔗雞」?其實這就是傳統素食中常見的「素料」。台灣素食營養學會志工、目前從事心理學研究的張依平說,素食加工業者依照既有的食物,模仿它的外觀、顏色和口感,讓民眾有熟悉感,進而願意購買,也讓剛轉換吃素的民眾,能更順利地走過過渡期。

但是,這些素料加工品很有可能是由豆類打成濃稠狀,再用黏著劑固定起來,並用色素調色,模仿牛排、魚排外觀的素食食品,含有高量的油、鹽,並用煎、炒、炸的方式,熱量飆高。因此建議民眾應該盡量少吃,改選不改變外型的料理。

低油、低溫烹調

減少使用提煉精製的油脂,如沙拉油、人造奶油、任何植物油等烹調,盡量從天然的食物,如:豆類、較好的核果及種子類(如腰果、杏仁果、核桃、芝麻等)中攝取適量的油脂。

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營養師曹琇惠說,素食者同樣應該多用清蒸、涼拌、水煮、燒、烤、滷、燉等方式,而少用油炸、芶芡、煎、糖醋、油炒,因為食物中的營養素很可能在高溫當中被破壞。

膳食纖維每日2535公克為宜

一般以為素食就是多吃蔬菜水果,吃越多越健康,結果可能攝取過多膳食纖維,無法消化而造成腹脹感,也會影響鈣、鐵、鋅、葉酸的吸收。粗纖維又稱膳食纖維,存在於雜糧、玉米、豆類、青椒等食物中,口感較為粗硬,專家建議每日攝取約25至35公克最為恰當。

膳食纖維對人體有許多好處,它能加強腸胃功能。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由於質地較硬,吃的時候必定要小心咀嚼,其實對牙齒是一種有益的按摩和刺激。

然而,高纖維食物比較粗,難以消化、吸收,會加重胃的負擔,故孩子、胃腸功能較差、經常腹瀉的人不宜多吃。過量攝取纖維會影響一些礦物質的吸收,故宜適量補充礦物質及維生素。

 

延伸閱讀:

地球人口爆炸!要素食不要速食

吃素也很澎湃!四菜一湯輕鬆做

吃出好氣色!素食者5項營養功課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患至少3個月抽血驗一次糖化血色素(HbA1c),衛福部彰化醫院衛教室最近卻一連發現10多個病患,糖化血色素飆升,血糖極不穩定,經調查發現,他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時常喝運動飲料「退火」。彰化醫院家醫科主任廖曜磐表示,運動飲料通常含糖量高,糖尿病患最好敬而遠之。運動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接受造口手術的患者,常因造口不便影響日常生活,為了讓造口患者不再尷尬,花蓮慈濟醫院傷口造口護理師徐小惠和許美玉,以及慈濟科技大學研發長林祝君,創新研發造口袋清潔裝置,以一個重量僅22公克的三通閥管,安裝在便袋底端的出口,透過手動開關閘,患者就能藉由閥管清潔造口袋或排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公布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去年死於肺炎的人數共12,212人,九成為65歲(含)以上年長者;相較前年肺炎死亡人數增加1,451人(增加13.5%),死因排名上升1位,為國人十大死因第3位;疾管署提及,去年初國內爆發流感疫情,且流行規模較往年高,重症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網路上流傳「近視雷射手術十年後會出問題」、「雷射近視手術會失明」等謠言,讓不少民眾對雷射近視手術產生疑慮,究竟雷射近視手術安不安全?醫師強調,隨著精密檢查儀器及近視雷射手術改良,術後發生夜間眩光、圓錐角膜及乾眼症風險大幅降低,且乾眼症恢復時間也可縮短至一個月內,安全性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