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重要!喝豆漿的七大禁忌!勿裝保溫瓶!

豆漿是一種老幼皆宜、價廉質優的液態營養品,它所含的鐵是牛奶的6倍,所含的蛋白質雖不如牛奶高,但在人體內的吸收率可達到85%,因此有人稱豆漿為「植物牛奶」。但你知道喝豆漿也有禁忌嗎?若不注意將有可能引起腹瀉、子宮肌瘤的健康問題喔!
重要!喝豆漿的七大禁忌 勿裝保溫瓶!
1. 忌喝超量
一次喝豆漿過多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長期大量飲用還有可能誘發子宮肌瘤的健康問題。

2. 忌在豆漿裡打雞蛋
很多人喜歡在豆漿中打雞蛋,認為這樣更有營養,但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這是因為,雞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漿中的胰蛋白結合,產生一種不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大大降低了人體對營養的吸收。

3. 忌裝保溫瓶
豆漿中有能除掉保溫瓶內水垢的物質,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以豆漿作為養料,瓶內細菌會大量繁殖,經過3~4個小時就能使豆漿酸敗變質。


4. 忌加紅糖
豆漿中加紅糖喝起來味甜香,但紅糖裡的有機酸和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后,可產生變性沉澱物,破壞營養成分。

5. 忌喝未煮沸的豆漿
很多人喜歡買生豆漿回家自己加熱,加熱時看到泡沫就誤以為已經煮沸,其實這是豆漿的有機物質受熱膨脹形成氣泡冒出的現象,並非沸騰。

沒熟的豆漿對人體是有害的。因為豆漿中含有兩種有毒物質,會導致蛋白質代謝障礙,並對胃腸道產生刺激,引起中毒症狀。預防豆漿中毒的辦法就是將豆漿在100℃的高溫下煮沸,就可安心飲用了。如果飲用豆漿后出現頭痛、呼吸受阻等症狀,應立即就醫,絕不能延誤時機,以防危及生命。

6. 忌空腹飲豆漿
豆漿裡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飲豆漿的同時吃些面包、糕點、饅頭等澱粉類食品,可使豆漿中蛋白質等在澱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分解,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

7. 忌與藥物同飲
有些藥物會破壞豆漿裡的營養成分,如四環素、紅霉素等抗生素藥物。

【特別提醒】

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腸脹氣。豆類中含有一定量低聚糖,可以引起嗝氣、腸鳴、腹脹等症狀,所以有胃潰瘍的朋友最好少吃。胃炎、腎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低蛋白飲食,而豆類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質,其代謝產物會增加腎臟負擔,宜禁食。

豆類中的草酸鹽可與腎中的鈣結合,易形成結石,會加重腎結石的症狀,所以腎結石患者也不宜食用。痛風是由嘌呤代謝障礙所導致的疾病。黃豆中富含嘌呤,且嘌呤是親水物質,因此,黃豆磨成漿后,嘌呤含量比其他豆製品多出幾倍。所以,豆漿對痛風病人不宜。"

推薦文章閱讀:

飯後一小時絕不能做8件短命事!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32646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這一波本土疫情在全台三級警戒之後,每日確診人數已見下降,但死亡人數仍在高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確診個案中又新增13例死亡,過去3周以來死亡人數已衝高到125人。值得注意的是,新增死亡個案中有人是在意外溺死之後,才被採檢出來的。 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國內...

閱讀詳情 »

全台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溫,目前全台確診人數來到7800人,每日新增病例也不見趨緩,死亡人數也不斷攀升。雙北升三級警戒已經進入第三週,若情況持續下去,雙北有可能進入四警戒,屆時將會封城,嚴重影響民生,造成經濟的蕭條,若封城時間拉長,後果更是不堪設想。要解決問題除了消極等待疫情趨緩,還有積極的疫苗施打,...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海底撈進口的中國製「計時泡麵碗」品質出包,在海關被攔下114.75公斤,將全退運或毀銷!食藥署今(1)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其中海底撈進口的這一批泡麵碗就因為在模擬接觸酸性、食用油脂等食物的環境下,溶出不合格,被食藥署扣下。 食藥署此次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王聿瀠 李文成 羅偉哲/台北報導 全面圍堵,不讓病毒從台灣本島「跳島」禍害離島,繼昨天宣布針對國內5個航線航空站設立篩檢站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1)日宣布禁令再加碼,明天開始,包括:基隆港往連江、台中港往烏坵等也比照辦理,今日就會完成公告上路。 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