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重大突破! 3個基因可篩檢子宮內膜癌

重大突破! 3個基因可篩檢子宮內膜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逐年攀升,已躍進女性癌症發生率的前十大排名,預估全球到2020年每年會有38萬人罹患子宮內膜癌。但目前為止並無好的篩檢方法。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率領研究團隊,運用全球最大子宮內膜癌基因資料庫,找出三個基因,利用這三個基因的甲基化組合,可以自子宮頸抹片細胞中,檢測出子宮深處是否罹患內膜癌,準確度高達九成,是全世界最精準的非侵入性篩檢方式。

三個基因在子宮頸抹片細胞中找得到

雙和醫院研究團隊,分析了約350個子宮內膜癌的約一億四千萬個甲基化基因序列訊號,篩選出180個基因,在一系列測試驗證後,證明BHLHE22、CDO1、CELF4三個基因,在子宮內膜癌的組織中會發生高度甲基化現象,並且自子宮頸抹片的細胞中,可以檢測得到。

罕見第二型內膜癌也能偵測

若三個基因中有任兩個基因檢測結果為高度甲基化反應,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36倍,準確度高達95%。對於相對罕見難纏的第二型內膜癌,在14個病例中,也能偵測到13例。結果已獲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ACR)審查通過,刊登在國際期刊《臨床癌症研究》。

真正高風險再做侵入性檢查

子宮內膜癌大多會有異常出血症狀。但停經後的子宮出血,只有約十分之一是內膜癌,在尚未停經的婦女,異常出血的原因更是千奇百怪,癌症只佔一小部分。為了排除是否為癌症,必須接受陰道超音波檢查,根據子宮內膜厚度決定是否進行子宮腔鏡或子宮內膜刮除手術。但超音波內膜厚度評估不準確,因此,大部分的婦女仍必須藉由侵入性檢查,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罹患子宮內膜癌。新研發的檢測方式,只要藉由子宮頸抹片的剩餘檢體,就可以進行甲基化基因分析,真正高風險者,再進行侵入性檢查確定,免除大多數病人接受侵入性檢查的痛苦與風險。

已著手規劃更大規模臨床試驗

賴鴻政教授表示,已著手規劃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可望於兩年內完成,以申請通過美國FDA的體外檢測試標準為目標。初步規劃,將以高風險族群如停經後出血的婦女、乳癌病人、有家族癌症傾向的病人及四十歲以上異常出血的女性為優先篩檢對象。對未來女性癌症的分子篩檢將有重大影響,對台灣的生技產業,除了製藥也打開了體外診斷試劑的另一扇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8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喉嚨痛是相當常見的症狀,每當喉嚨痛時,大家通常會直接聯想到感冒,其實喉嚨痛的原因很多種,可不一定是感冒。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柯皓允醫師指出,喉嚨是呼吸道、消化道對外的通道,在呼吸、進食的過程中,容易接觸到病毒、細菌等各種病原體,若遭到感染便會出現喉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天氣越來越冷,熱麻香辣的麻辣鍋持續引誘著食慾!近年來,宅經濟盛行,各大品牌也紛紛推出在家自煮的麻辣鍋湯底,讓吃麻辣鍋變得更方便快速!但是,小小一包麻辣鍋湯底,有哪些學問要注意?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別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陳泰源副教授,分享選購、烹調麻辣鍋湯底的正確方...

閱讀詳情 »

高雄與澎湖歷史淵源深,早年高雄有高達1/4的人口來自澎湖,高雄市的建築、娛樂業、海產業、旅遊業等,到處都有澎湖人影子。然而現今澎湖陷長照危機,承擔澎湖最大長照量的惠民醫院急需重建!高雄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天主教高雄教區總主教劉振忠、呂若瑟神父,籲高雄鄉親們一同響應,支持1月30日在大東文化藝術中心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最近氣溫驟降了,很多婆婆媽媽們喜歡購買十全大補湯,就是想煮一鍋熱騰騰藥膳給家人進補,但吃了之後不會上火嗎?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黃千毓醫師表示,十全大補湯屬性溫補,當作禦寒藥膳,注意食用的量不要太多,並觀察食用後的身體反應,是否有上火的徵兆,若是不曉得自己適不適合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