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院推記憶門診 多元管道幫助失智症患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症患者,多少會為家人造成負擔及擔憂,加上可能會出現情緒、記憶退化等病症,影響日常生活,這時就必須仰賴家人多給予協助和關懷;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曹汶龍指出,為了能幫助更多患者和家屬的需求,醫院特別設立失智症記憶門診,透過醫療團隊的力量,讓患者能得到全面照顧。

臨床上,1名70歲爺爺被診斷出罹患憂鬱症,加上記憶力逐漸減退,就醫檢查後,醫師確診爺爺的記憶狀況明顯衰退,除了透過給予適合的治療外,也特別使用記憶門診的方式,設有臨床心理師、個案管理師及社工等,多元管道協助患者以及家屬。

主任曹汶龍進一步說明,記憶門診主要是透過三個診間,包括神經內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與個案管理師等,同時為一位患者看診,必要時也可再與身心科醫師討論,和家屬共同制定照護的方向,但門診多適用於個案,針對患者病情做診斷,還評估家屬心理狀態以及居家環境,才能給予量身打造的協助。

透過記憶門診,取代過去家屬座談會等形式,避免因為團體討論反而讓家屬無法暢談,更深入了解患者所面臨的問題;曹汶龍提醒,家中有失智症患者,家屬應多給予協助和關懷,若有任何問題,也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才能避免患者病情加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0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中東地區再添3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疾病管制局發佈最近疫情,沙烏地阿拉伯東部lahsa省傳出2女1男感染個案,其中2人死亡。疾管局已將中東地區列為旅遊疫情建議第1級「注意(Watch)範圍」,國人如至該地區旅遊,務必提高警覺。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指出,全球自去年4月迄今累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去年適逢龍年,生育率高漲,據內政部統計,101年共有23萬4599位龍寶寶誕生。隨著新生兒增加,產後憂鬱人數也相對提昇,醫師提醒,7至8成的新手媽媽在產後3週內情緒特別低落,但家人如果沒有充分關懷,10-15%會有產後憂鬱症,這時若不就醫治療,對媽媽和寶寶都會造成一輩子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6歲前的嬰幼兒,因邏輯、抽象學習等能力仍不足,多仰賴肢體與器官等感覺學習,尤其嬰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不佳,較易受到教養、環境等因素影響,甚至當感覺統合失調時,也會成為嬰幼兒情緒不穩的關鍵。父母在與嬰幼兒接觸時,通常會有較多的肢體動作,像是擁抱、親吻等;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58歲的男性患者,最近幾個月來,在左側鼠蹊部發現1個約2公分的棕色斑塊,當時以為是老人斑而不以為意,後來斑塊發生抽痛的感覺,至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診斷後,確診為惡性皮膚癌。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皮膚科主任梁仲斌表示,由於患者鼠蹊部的棕色斑塊的邊緣呈不規則形狀,懷疑不是一般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