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說:腹部手術後這樣吃保健康

醫說:腹部手術後這樣吃保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農曆春節假期是親友團聚的時刻,難免大吃大喝,所以年節期間及年節後出現了許多忽略醫師叮嚀而報到的暴飲暴食併發症患者。
腹腔內手術容易造成胃腸道沾黏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外科部黃俊傑醫師提醒,曾接受過腹腔手術患者更需節制飲食,細嚼慢嚥;一般而言,凡是接受過腹腔內手術的人,就有可能造成胃腸道的沾黏,容易因某些難以消化或未消化的食物卡在部分沾黏的腸道造成阻塞。因此,腹部手術後的患者吃東西不管任何時候都得記得要「細嚼慢嚥」,纖維較粗或是較難消化的食物像是柿子、牛蒡、香菇、糯米等,更應該咬到爛才吞嚥,容易導致脹氣的食物例如豆類、洋蔥、大蒜等,則不要吃太多,至於辛辣和油炸物品更應該避免。
胃部手術後宜少量多餐
而接受過胃部手術的病患,由於胃不會再生,手術後胃容量必定會減少,胃攪拌磨碎食物的能力也會降低,因此除了細嚼慢嚥之外,更記得要「少量多餐」,千萬不要吃到把胃都撐滿了而導致胃麻痺或是胃食道逆流惡化。剛接受過膽囊切除的患者,則要記得不要吃太油膩的東西,以免造成脂肪便增加而拉肚子。
黃俊傑醫師強調,現代人由於工作忙碌,飲食習慣改變,或多或少可能有慢性胃炎、胃食道逆流或是膽結石的存在,只是因為症狀不明顯而容易被忽略,如果持續暴飲暴食或是吃下過度刺激的食物之後,都有可能造成病況惡化而引起急性胃炎、胃潰瘍、逆流性食道炎、膽絞痛甚至是急性膽囊炎、膽管炎或膽石性胰臟炎。
黃俊傑醫師提醒民眾一定要避免暴飲暴食,腹部手術後患者要細嚼慢嚥,胃腸道切除後還要少量多餐,至於有膽結石的患者,若出現餐後上腹或右上腹疼痛的情況,也請及早就醫評估是否須將膽囊切除以避免更嚴重的併發症出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7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境外移入再增加2名新冠確診!今(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佈,2名分別由菲律賓與印尼入境民眾,分別採檢病毒陽性確診,2人接觸者共35人,當中12人列居家隔離對象,目前累計台灣新冠確診患者共492例。 ▲第491例來台時搭乘班機座位。(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2歲的張先生,因先天遺傳因素導致咬合不正,年輕時飲食總是囫圇下肚,直到邁入中壯年飽受脹氣困擾,就醫檢查才發現為戽斗導致,因此接受3D列印輔助正顎手術後,不僅進食狀況改善,身體也比以往更健康且也變得更帥氣。被牙醫提醒咬合狀況差 恐面臨牙齒咀嚼系統崩壞張先生是企業二代接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乾癬盛行率約為0.235%,屬於自體免疫失調的疾病,患者會出現發紅、搔癢,以及如牛皮般又厚又硬的皮膚,且表面覆蓋數層銀白色鱗屑,抓去鱗屑可見點狀出血,又被稱為牛皮癬、銀屑病。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楊茲甯醫師指出,乾癬不具傳染力,但因病程長,加上症狀反覆,在臨床上較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由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顱顏中心陳國鼎醫師、埔基婦產科李文車醫師、和台兒張東曜醫師帶領的專家團隊合作的胎兒唇顎裂聯合門診,日前整理該門診臨床經驗,發現產前診斷唇顎裂的個案,若能在產前經由多學科會議諮詢,給予精確的診斷、正確的諮詢、完整的治療計劃、和充份的支持,可以有效減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